[发明专利]一种自控定量型混凝土生产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3204.7 | 申请日: | 202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7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融道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00 | 分类号: | B28C5/00;B28C5/16;B28C7/12;B28C5/46;B28C7/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石磊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控 定量 混凝土 生产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制备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控定量型混凝土生产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所述生产装置包括底座(100)、储水罐(200)、储水罐液位器(210)、混合罐(300)、出水泵(310)、顶部搅拌电机(320)、顶部搅拌器(321)、主料进料斗(330)、添加剂进料斗(340)、锥形隔板(350)、电动阀门(360)、底部搅拌电机(370)、底部搅拌器(371)、储料罐(400)、储料罐进料泵(410)、储料罐温度计(420)、储料罐搅拌器(430)、储料罐加热底座(440)、出料泵(500)、出料泵流量计(510)、出料管(520);本发明所公开的生产装置结构紧凑合理,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制备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控定量型混凝土生产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与状态:凝结硬化前的塑性状态,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后的坚硬状态,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在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合物一定和易性,便于施工。水泥浆硬化后,则将骨料胶结成一个坚实的整体。混凝土制备设备是一款把水泥、砂石骨料、水和外加剂等,按一定配合比称量并拌制成混凝土混合料的设备。混凝土制备设备是在混凝土搅拌单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现在,已成为预拌混凝土工厂、混凝土预制构件厂和大型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的主要设备。目前的混凝土制备装置的主要问题是自动化程度不够,需要较多人工干预,工作效率低,安全隐患大,急需解决。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控定量型混凝土生产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控定量型混凝土生产装置,包括底座、储水罐、储水罐液位器、混合罐、出水泵、顶部搅拌电机、顶部搅拌器、主料进料斗、添加剂进料斗、锥形隔板、电动阀门、底部搅拌电机、底部搅拌器、储料罐、储料罐进料泵、储料罐温度计、储料罐搅拌器、储料罐加热底座、出料泵、出料泵流量计、出料管;所述底座为矩形金属底座;所述储水罐、混合罐、储料罐、出料泵依次安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储水罐为圆柱形容器,所述储水罐内壁上设置有所述储水罐液位器;所述储水罐通过所述出水泵连通所述混合罐的中上部;所述混合罐为圆柱形罐体,所述混合罐顶部外面的中央设置有所述顶部搅拌电机;所述顶部搅拌电机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主料进料斗和添加剂进料斗;所述顶部搅拌电机下方连接有所述顶部搅拌器;所述混合罐底部设置有所述底部搅拌电机和所述底部搅拌器;所述混合罐中下部设置有所述锥形隔板将所述顶部搅拌器和所述底部搅拌器隔开;所述锥形隔板围绕的空间上大下小,其最下方设置有所述电动阀门;所述混合罐底部的侧壁通过所述储料罐进料泵连通所述储料罐的顶部;所述储料罐为圆柱形容器;所述储料罐的侧壁上设置有所述储料罐温度计;所述储料罐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储料罐搅拌器;所述储料罐的底部还设置有所述储料罐加热底座;所述储料罐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出料泵;所述出料泵的出口处设置有所述出料泵流量计;所述出料泵流量计后方连接有所述出料管。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自控定量型混凝土生产装置,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滚轮。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自控定量型混凝土生产装置,所述滚轮为万向轮。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自控定量型混凝土生产装置,所述底座靠近储水罐的一侧设置有拖车环。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自控定量型混凝土生产装置,所述底座靠近出料泵的一侧设置有防撞块。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自控定量型混凝土生产装置,所述防撞块为橡胶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融道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融道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32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