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手机蓝牙连接控制车辆座椅调节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3885.7 | 申请日: | 202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3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定;唐庆埕;周乃涛;李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48 | 分类号: | H04W4/48;H04M1/72412;H04M1/72415;H04W4/80;H04W12/06;H04W12/069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手机 蓝牙 连接 控制 车辆 座椅 调节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手机蓝牙连接控制车辆座椅调节的装置及方法。为了克服传统车辆座椅受限于座椅侧边物理按钮的控制,受限于空间,导致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步骤:打开智能移动终端并进行登录;绑定车辆信息;将车辆蓝牙与智能移动终端的蓝牙进行绑定;系统判断智能移动终端的蓝牙是否连接范围内,若在连接范围内;获取车辆座椅状态信息;在智能移动终端上进行操作,发出调节座椅指令;车载控制系统获取指令并调整座椅;指令执行结果与座椅实时状态同步至智能移动终端。优点是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车辆座椅受限于座椅侧边物理按钮的控制,大大提高对车辆的操作控制方便性,结构简单,智能化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椅调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手机蓝牙连接控制车辆座椅调节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整个汽车产业升级的背景下,电动化与智能化是汽车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同时随着汽车逐渐普及,用户对于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而座椅作为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了车辆的舒适程度。而传统对座椅的调节基于座椅侧边物理按钮的控制,受限于空间,需要触碰该座椅物理按钮,方能实现座椅的调节。这种传统的方式与汽车智能化、智能座舱大相违背。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调节车辆后视镜或座椅的方法及系统”,其公开号为CN109017639A ,公开日为2018年12月18日,所述方法包括:移动终端与车载终端通过蓝牙配对连接;车载终端将车辆型号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根据接收到的车辆型号信息,判断是否已储存该车辆型号信息对应的后视镜角度或座椅位置的信息;若是,则移动终端将已储存的该车辆型号信息对应的后视镜角度或座椅位置信息发送给车载终端,车载终端根据的获取后视镜角度或座椅位置信息调节后视镜角度或座椅位置;若否,则手动调节后视镜角度或座椅位置;车载终端获取并发送调节后的后视镜角度或座椅位置的信息和车辆型号信息;移动终端接收并存储。该发明还是不能在移动终端上对座椅进行调节,仍需要进行手动调节,操作不方便,对于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连接方式上安全验证性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是传统车辆座椅受限于座椅侧边物理按钮的控制,受限于空间,导致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手机蓝牙连接控制车辆座椅调节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发明一种基于手机蓝牙连接控制车辆座椅调节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车载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车载系统与智能移动终端之间的信息与指令传输,并根据指令控制座椅的调节,同时分配系统的资源;
蓝牙接收模块,用于接受智能移动终端传输给车载系统的信息数据,并将接收到的信息数据完整的传输给指令解析模块;
蓝牙发送模块,用于将解析后的指令传输给座椅调节模块,将系统内的信息数据发送给智能移动终端;
安全验证模块,用于验证用户登录或是注册车载系统的账号是否正确,同时也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指令解析模块,用于将蓝牙接收模块传输过来的信息数据进行解析,解析为系统能读懂的指令;
座椅调节模块,用于根据蓝牙发送模块发送过来的指令对汽车座椅进行调节,并将座椅调节情况反馈给车载控制模块。
本方案可在智能移动终端上进行操作发送指令,操作指令通过蓝牙传输到车载控制系统中,车载控制系统中的蓝牙接收模块接收操作指令,再将操作指令发送给指令解析模块,指令解析模块对操作指令进行解析成系统熟知的指令数据,之后指令解析模块将指令数据传输给蓝牙发送模块,蓝牙发送模块再将指令数据传输给座椅调节模块,座椅调节模块接收指令并将操作结果发送给车载控制模块,车载控制模块将座椅操作结果和其实时状况反馈给智能移动终端。
作为优选,所述车载控制模块会将座椅调节模块记录的座椅实时状态通过蓝牙发送模块返回至智能移动终端,所述车载控制模块还会存储车辆座椅数据。采用本方案可以知道座椅是否有按照指令进行相应的操作,保证指令传输的正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38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