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放电电极结构和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4561.5 | 申请日: | 202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4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肖德玲;封宗瑜;王铭昭;马明宇;王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H1/24 | 分类号: | H05H1/24;F24F8/30;F24F8/19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张晓梅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电 电极 结构 等离子体 发生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放电电极结构和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放电电极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放电单元,放电单元包括:绝缘层;内置电极,设置在绝缘层的内表面上;和/或外置电极,设置在绝缘层的外表面上;其中,待净化空气从内表面通过时,内置电极得电后能够在内表面上放电以吸附待净化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待净化空气从外表面通过时,外置电极得电后能够在外表面上放电以吸附待净化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内置电极与外置电极能够同时放电,这样绝缘层的内外表面同时形成放电表面。从而增加了待净化空气与放电电极结构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净化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尘装置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放电电极结构和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污染加剧,各种空气净化技术营运而生,净化技术无外乎两大类,一类是需要消费者不断更换净化部件的耗材型,一类是不需要消费者更换的无耗材型。耗材型前期价格便宜,使用过程中的费用较高,无耗材型前期成本较高,单后期不需要消费者再投入费用。总体来说,无耗材型净化技术的成本更低,更节能环保,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理念要求。但是,现有无耗材型净化技术基本都不能用于去除汽车尾气,烟气体等有机污染物的净化需求。
以上也就是说,相关技术中的除尘装置存在净化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效果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放电电极结构,解决了除尘装置净化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放电电极结构,放电电极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放电单元,放电单元包括:绝缘层;内置电极,设置在绝缘层的内表面上;和/或外置电极,设置在绝缘层的外表面上;其中,待净化空气从内表面通过时,内置电极得电后能够在内表面上放电以吸附待净化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待净化空气从外表面通过时,外置电极得电后能够在外表面上放电以吸附待净化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放电电极结构包括多个放电单元时,多个放电单元呈矩阵结构排列。通过本实施方式,设置多个放电单元,多个放电单元能够同时工作,同时去除气态污染物。从而提高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去污效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内置电极为导电材料,内置电极呈螺旋状结构或者网状结构。通过本实施方式,螺旋状结构或网状结构能够增加待净化空气与放电电极结构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进而提高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去污效率,以满足等离子发生体装置高效去除气态污染物的功能要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内置电极以缠绕或刻蚀的方式设置在内表面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外置电极为导电材料,外置电极呈螺旋状结构或者网状结构。通过本实施方式,螺旋状结构或网状结构能够增加待净化空气与放电电极结构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进而提高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去污效率,以满足等离子发生体装置高效去除气态污染物的功能要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外置电极以缠绕或刻蚀的方式设置在外表面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绝缘层的横截面为环状结构。通过本实施方式,环状结构具有内外表面,这样确保内置电极与外置电极能够同时放电,内外表面形成放电表面。从而增加了待净化空气与放电电极结构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进而提高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去污效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内置电极和/或外置电极采用碳纤维或金属导电材料。通过本实施方式,利用碳纤维,即活性碳纤维,其具有比表面积大、微孔数量多、电阻率小和耐腐蚀等特点,这样使得等离子体放电过程中的起晕电压较低,克服了同等条件下等离子体的臭氧浓度高的弊端,进而提高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去污效率。同时,利用碳纤维的柔性特点也方便其设计成任何需要的电极形状,从而降低了电极的制造难度,降低了其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45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