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风盖板系统和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14911.8 | 申请日: | 202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8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范云峰;魏勇;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28 | 分类号: | B60H1/28;B60R13/07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范三霞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 盖板 系统 汽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盖板系统和汽车,包括盖板本体、进气格栅、排水漏斗、导风管,盖板本体由后至前依次设置有第一导水槽、前挡水墙、第二导水槽、第三导水槽,第一导水槽和第二导水槽通过前挡水墙分开;盖板本体前侧设置通风沉孔,通风沉孔内设置进气孔和排水孔,通风沉孔和进气孔的翻边形成第二导水槽;在第一导水槽两侧设置排水格栅,排水漏斗安装在排水格栅下方,进气格栅安装在通风沉孔上方,导风管连接进气孔。采用轻量化的汽车通风盖板系统,通风盖板下面取消钣金流水槽,有效减轻了汽车的总重和油耗。设有三道导水槽及导水结构,可以在暴雨或雨天上下坡时,将前挡风玻璃淌下的水及时排出去,避免过量雨水进入导风管,甚至进入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风盖板系统和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驾乘舒适性和汽车的能耗经济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通风盖板做为汽车空调的门户,它不仅给新鲜空气进入空调提供通道,过滤树叶石子等杂物,隔绝机舱废气,还要承担导水或排水功能,防止下雨的时候雨水顺着进气口进入空调。传统燃油车的通风盖板下面均设有流水槽钣金,流水槽钣金与前围钣金形成一个密封的空气室。从通风盖板格栅进入的雨水和空气在这个空气室分离,空气从前围板组件的进气口进入空调,雨水从流水槽钣金上的漏水孔排出车外。流水槽钣金重量大会带来油耗增加,流水槽钣金与通风盖板也容易产生密封不良,带来空调异味。另外,部分新能源车型虽然取消了流水槽钣金,但是无法应对暴雨或大雨天上下坡的工况。暴雨时,雨水沿前挡风玻璃流下,冲击通风盖板产生水花飞溅,少部分水可能会翻过挡水墙进入导风管。另外,汽车在下坡时,由于车身姿态的变化,很容易造成超量的雨水进入前盖,甚至进入空调,造成空调内发霉,或损坏空调。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表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风盖板系统和汽车,以解决传统通风盖板重量大、密封性不良、容易漏水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通风盖板系统,包括盖板本体、进气格栅、排水漏斗、导风管,盖板本体由后至前依次设置有第一导水槽、前挡水墙、第二导水槽、第三导水槽,第一导水槽和第二导水槽通过前挡水墙分开;盖板本体前侧设置大凸台,大凸台上设置通风沉孔,通风沉孔内一侧设置进气孔,进气孔向上设置翻边,通风沉孔内另一侧设置排水孔,通风沉孔和进气孔的翻边形成第三导水槽;在第一导水槽两侧设置排水格栅,排水漏斗安装在排水格栅下方,进气格栅安装在通风沉孔上方,导风管连接进气孔。采用轻量化的汽车通风盖板系统,保证空调的进气性能,并保证任何工况下雨水都不会进入空调。通风盖板下面取消钣金流水槽,有效减轻了汽车的总重和油耗。设计有三道导水槽及导水结构,可以在暴雨或上下坡时,将前挡风玻璃淌下的水及时排出去,避免过量雨水进入导风管,甚至进入空调。
优选的,所述的盖板本体上位于大凸台前侧设置卡条,卡条上安装密封条。避免汽车前部的废气通过大凸台内的进气孔进入空调内。
优选的,所述的导风管与进气孔连接位置设置密封泡棉。可避免汽车前部的废气通过导风管与进气孔连接位置进入空调。
优选的,所述的导风管底部设置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的前挡水墙从中间到两边高度逐渐降低。
优选的,所述的前挡水墙上设置软胶条,以确保满足行人保护要求,减小头部碰撞伤害。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导水槽高度从中间到两边逐渐降低。
优选的,所述的通风沉孔周围设置小沉台,小沉台上设置圆孔,进气格栅上对应设置圆形密封卡扣。
优选的,所述的进气格栅位于进气孔侧设置为盲孔,另一侧设置为通孔。以便防止雨水落入导风管内,其余部位格栅孔为通孔,以保证空调进气。
一种汽车,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通风盖板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49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