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拼宽桥梁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5147.6 | 申请日: | 202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2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任剑;袁李刚;梁瑶;张靖;刘耀川;张菂;莫诎;侯定均;邱景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19/12;E01D1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唐邦英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连接 装置 施工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拼宽桥梁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和应用,拼宽桥梁连接装置包括旧桥梁翼缘板,还包括新桥梁翼缘板、过渡搭板和沥青混凝土桥面;新桥梁翼缘板和旧桥梁翼缘板的上端面均设置有台口,台口的内侧壁高度低于外侧壁高度;新桥梁翼缘板和旧桥梁翼缘板通过若干过渡搭板搭接,过渡搭板设置在新桥梁翼缘板的台口和旧桥梁翼缘板的台口内,若干过渡搭板的底部与台口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垫层,过渡搭板的两侧分别与新桥梁翼缘板的台口外侧壁、旧桥梁翼缘板的台口外侧壁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内设置有形变缓冲层;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设在过渡搭板、新桥梁翼缘板和旧桥梁翼缘板的上端面。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连接方式易导致拼宽桥梁的桥面开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拼宽桥梁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已不满足现在的发展需求。许多高速公路需要进行改扩建,出于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对施工期原交通影响、减少用地的考虑,高速公路扩容更受欢迎。对于高速公路扩容中桥梁拼宽-新旧桥梁结构之间的连接装置,目前主要有以下形式:
第一种连接方式,新旧桥梁上部结构独立,下部结构也保持独立。这种连接方式的优势在于完全不改变旧桥梁的受力情况,维持原状。新旧桥梁各自单独发挥作用。在桥梁接缝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接缝处填充的材料可能会脱离,且新旧结构间出现一定的挠度差,影响行车安全,接缝处桥面铺装开裂、后期养护不便。采用横向的伸缩缝可以较好的解决新旧桥梁的变形差异,满足行车的要求,但是横向伸缩缝造价较高,不利于大范围应用,同时其后期的管养维护较为麻烦。
第二种连接方式为新旧桥梁上部结构连接,下部结构独立。目前应用较多的是上部结构刚性连接,保证了桥面的平顺。上部结构的刚性连接会导致汽车荷载横向的重新分布,对于旧桥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有利的。但是这种连接方式对结构的沉降控制要求较高,如果沉降控制良好,可以采用刚性连接。一旦发生较大的沉降,还是会造成桥面开裂。
第三种连接方式为新旧桥梁上下结构均连接,新旧结构之间整体性强,对地基沉降要求高,在桥台、盖梁、上部结构连接处均易出现裂缝。因此目前已基本不采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拼宽桥梁连接装置,解决现有连接方式易导致拼宽桥梁的桥面开裂的问题。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采用上述连接装置连接新旧桥梁获得的拼宽桥梁以及施工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拼宽桥梁连接装置,包括旧桥梁翼缘板,还包括新桥梁翼缘板、过渡搭板和沥青混凝土桥面;所述新桥梁翼缘板与旧桥梁翼缘板平行式设置;
所述新桥梁翼缘板和旧桥梁翼缘板的上端面均设置有台口,所述台口的内侧壁高度低于外侧壁高度;
所述新桥梁翼缘板和旧桥梁翼缘板通过若干过渡搭板搭接,所述过渡搭板设置在新桥梁翼缘板的台口和旧桥梁翼缘板的台口内,所述若干过渡搭板的底部与台口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垫层,所述过渡搭板的两侧分别与新桥梁翼缘板的台口外侧壁、旧桥梁翼缘板的台口外侧壁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内设置有形变缓冲层;
所述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设在过渡搭板、新桥梁翼缘板和旧桥梁翼缘板的上端面。
现有技术,主要采用的是第二种方式施工拼宽桥梁,采用上部刚性连接、下部结构独立,如图4所示,由于新旧桥梁处于不同的收缩徐变期,下部结构的不均匀沉降,都会产生内力对结构局部影响较大。当新旧桥梁之间产生较大沉降差异时,将在结构接缝处出现较大的应力,导致桥面开裂,影响行车舒适性。
本发明所述过渡搭板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截面形式多种,所述台口为新桥梁翼缘板或旧桥梁翼缘板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可以是矩形槽;台口的内侧壁具体是指新桥梁翼缘板的台口和旧桥梁翼缘板的相互靠近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51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