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地船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5581.4 | 申请日: | 202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0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顾颖宾;鞠德重;孙建;田明琦;王立陶;林一;丁海;杜晓程;张筠如;闫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3/40;B63B59/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蔡丽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地 | ||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地船。所述极地船,船体艉部采用方艉形式,所述方艉的平坦侧面设置有横向凹槽,所述凹槽便于安装及拆卸;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橡胶护舷。本发明既能实现极地对外救援,有能保证救援船与被救助船舶外形的贴合连接,并通过有效的设计及连接方式,避免在救援过程的航行运动中产生的两船相对运动而产生的互相碰撞,方便高效的实现船尾救援拖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地船。
背景技术
极地船除具有一般海洋调查船的特点外,一般具有坚固的船体,而且破冰能力强、防寒性能好,同时,具有抗御超低温恶劣环境和破冰作业的能力,强大的后勤补给系统能够支持极地考察的长期作业。由于极地船还肩负部分救援任务,因此,要求极地船具备拖曳其他遇险船只的功能。
俄罗斯在运营的极地船只通常采用艉部凹槽结构型式,以方便与被拖带船舶的船体外形匹配,防止两船在连接后,在拖带过程中发生碰撞,进而对船体产生破坏。但是该型式占用大量艉部甲板面积,造成甲板利用率大大降低,且凹槽拖带区域功能单一,无法进行其他功能的海洋作业尤其是海洋科学考察。
我国目前在运营的极地船只尾部均为方艉结构型式,如遇其它冰区被困船只,很难实现近距离拖带救援工作。该型式方便进行尾部海洋作业,但是无法完成极地船舶在特殊情况下的特殊任务-船尾拖曳,且功能较为单一。
以上两种方案功能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极地海洋任务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极地船,既能实现极地对外救援,有能保证救援船与被救助船舶外形的贴合连接,并通过有效的设计及连接方式,避免在救援过程的航行运动中产生的两船相对运动而产生的互相碰撞,方便高效的实现船尾救援拖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地船,船体艉部采用方艉形式,所述方艉的平坦侧面设置有横向凹槽,所述凹槽便于安装及拆卸;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橡胶护舷。
优选地,所述凹槽与船体艉部焊接,或者螺接。
优选地,所述橡胶护舷的内部沿轴向设置有通孔,连接线由所述通孔穿过将橡胶护舷连接于船体上。
优选地,所述凹槽两侧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固定点,所述固定点之间通过连接线将橡胶护舷固定于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固定点有若干个,同侧每两个固定点之间间隔1~2米。
优选地,分别位于凹槽两侧的外壁上的相对的两个固定点之间连接至少2条绑带将橡胶护舷固定于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橡胶护舷或者凹槽由耐-36℃以下的橡胶制成。
优选地,所述橡胶按照重量比由以下组分组成:
天然胶58~66%,丁苯胶6~14%,补强剂10~14%,硫化剂0~1.5%,硫化促进剂0~1.1%,活化剂4~7%,防老剂2~2.5%,软化剂5~8%。
优选地,所述橡胶按照重量比由以下组分组成:
天然胶61.5%,丁苯胶10.1%,补强剂11.8%,硫化剂0.9%,硫化促进剂0.8%,活化剂6.3%,防老剂2.6%,软化剂6%。
优选地,所述橡胶按照重量比由以下组分组成:
天然胶62.2%,丁苯胶10.2%,补强剂11.9%,硫化剂1%,硫化促进剂0.7%,活化剂5.8%,防老剂2.2%,软化剂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55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触网融冰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车辆拖动装置、车辆检查系统及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