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粮油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6412.2 | 申请日: | 202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7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生;郑小真;郑维;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F21/60;G06F11/14;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河南商盾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99 | 代理人: | 朱秀秀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神经网络 算法 粮油 生产线 自动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粮油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库、数据训练模块、数据计算模块、电气控制模块、外部数据输入、粮油生产线、电气参数监测,所述电气参数监测用以读取粮油生产线的生产工艺参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实时采集生产工艺参数,并将其存储于数据库中,所述数据训练模块用以读取数据库中的生产工艺参数,并利用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学习,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所述数据计算模块用以读取外部数据输入。本系统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实现了粮油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有效避免了由于人工操作误差导致的质量不稳定现象,具有自动学习能力,不断优化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粮油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神经网络特有的非线性适应性信息处理能力,克服了传统人工智能方法对于直觉,如模式、语音识别、非结构化信息处理方面的缺陷,使之在神经专家系统、模式识别、智能控制、组合优化、预测等领域得到成功应用。人工神经网络与其他传统方法相结合,将推动人工智能和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发展。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正向模拟人类认知的道路上更加深入发展,与模糊系统、遗传算法、进化机制等结合,形成计算智能,成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方向,将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发展。将信息几何应用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为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神经计算机的研究发展很快,已有产品进入市场。
粮油加工是指对原粮和油料进行工业化处理,制成粮油半成品、粮油成品、粮油食品以及其他产品的过程,粮油加工主要包括稻谷加工、小麦加工、玉米加工、大豆加工、油料加工、杂粮加工和薯类加工、粮油食品生产、粮油副产品综合利用,且各个自动化加工过程中均涉及上料、分料、下料等步骤,现有的粮油生产线中上料、分料和下料操控主要通过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手动控制,物料参数不稳定,使得后续工艺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且影响产能,不利于粮油的自动化生产,故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粮油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粮油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粮油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库、数据训练模块、数据计算模块、电气控制模块、外部数据输入、粮油生产线、电气参数监测,所述电气参数监测用以读取粮油生产线的生产工艺参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实时采集生产工艺参数,并将其存储于数据库中,所述数据训练模块用以读取数据库中的生产工艺参数,并利用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学习,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所述数据计算模块用以读取外部数据输入,并将外部数据导入至相应的数据模型中进行计算,并得出新的生产工艺参数,所述电气控制模块用以读取数据计算模块中计算出的新生产工艺参数,并将新的生产工艺参数导入粮油生产线进行生产。
优选地,所述电气参数监测的内容包括各种传感器的监测数据和粮油生产线设备的生产数据。
优选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采集频率为每三小时一次,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初步分类整理。
优选地,所述数据库设置有断电保护、云存储、自动备份功能,所述数据库采用数据加密技术。
优选地,所述数据训练模块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所述数据训练模块的训练频率为每一小时一次。
优选地,所述外部数据输入的内容为上料参数、分料参数和下料参数。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数据训练模块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根据粮油生产线的历史生产工艺参数数据构建数据模型,在生产时只需要向数据计算模块中输入上料参数、分料参数和下料参数,数据计算模块就会根据数据模型自动计算出新的生产工艺参数,并将新的生产工艺参数导入至粮油生产线指导生产,避免了由于人工操作误差导致的生产质量不稳定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64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BIM的园区一体化场景生产方法、装置及介质
- 下一篇:一种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