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OMS调度智能分析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6450.8 | 申请日: | 202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0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凡奇;余永胜;张腊;王勇;马兴源;李静萍;杨志芳;孙榕华;保文鸿;张小丽;朱利明;康林春;杨威;马杰;赵忠媛;苏冀;王英子;张亮芬;陈蒙;刘磊;海迪;周胜超;方倩;杨晨曦;张瑞颖;王祥伟;欧钰瞧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亢能;金耀生 |
地址: | 650011 云南省昆明市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oms 调度 智能 分析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OMS调度智能分析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和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包括重过载监视模块和故障跳闸分析模块。本发明能够对配网所有10kV线路进行重过载实时监控,方便调度员对重过载线路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有效缩短了调度员查找与记录信息的时间,提升了调控员的工作效率,解放人力并且进一步完善了智能告警模块,使调度员能够快速定位故障,指挥现场抢修人员快速查找并隔离故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度分析领域,尤其是一种OMS调度智能分析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配网规模的不断扩大,昆明供电局配网网架改造的不断推进, 部分10kV线路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冬季重过载频发的线路存在线径小、线路载流量低、无法转供的情况,当线路发生重过载时调度员无法快速且有效的控制负荷。
2、部分单辐射及首端联络的10kV线路存在无法转供或转供能力不足的问题。
3、目前调度员对于配网线路用户数、开关供电用户数及配电变压器的分布情况不清楚,当发生故障跳闸时对于配网开关跳闸造成的停电事件及等级无法进行快速评估,事后对于跳闸线路数据的统计则需要耗费调度员大量的时间及精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OMS调度智能分析系统和方法,综合分析配网所有分段开关和分支开关的供电用户数及配变数量,基于停电影响用户数对每个配网开关跳闸造成的事件等级进行自动评估,对频繁跳闸线路进行统计与原因分析并自动生成跳闸数据,可有效减轻调度员工作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OMS调度智能分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和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包括重过载监视模块和故障跳闸分析模块;
其中:数据采集单元获取变电站10kV线路的各项实时或历史数据;
重过载监视模块进行如下处理:获取10kV出线三相电流的实时数据,将获取的数据存储于配网OMS系统内;将10kV出线三相电流与配网10kV线路CT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记录重载或过载信息;
故障跳闸分析模块进行如下处理:
获取到10kV线路的跳闸数据时,若检测到跳闸线路为保供电线路,生成的跳闸记录与跳闸事故事件等级相匹配,生成事故跳闸等级;
对10kV线路跳闸次数自动进行统计,重合成功的除外,将统计次数与跳闸事故事件等级相匹配,当某10kV线路1个月内跳闸次数超过事故定级时,则会在跳闸信息里生成事故跳闸等级与跳闸次数;
对于配网10kV线路发生跳闸后,根据获取到的告警报文和电流电压数据,计算线路损失的负荷,并在查找到故障后,将引起跳闸的原因进行记录统计,方便调度员对线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录入单元,通过录入单元对供电局配网所辖的所有10kV线路的CT定值进行统计录入,将10kV线路与其CT值进行匹配对应,形成配网10kV线路CT数据库。
进一步地,正常运行方式下,以线路的载流量为基准值,1天内馈线电流超过基准值的80%超过15分钟时为重载;超过基准值的100%超过15分钟时为过载;重过载监视模块识别重载或过载信息。
本发明还涉及的OMS调度智能分析方法,按以下进行:
获取变电站10kV线路的各项实时或历史数据;
重过载监视模块进行如下处理:获取10kV出线三相电流的实时数据,将获取的数据存储于配网OMS系统内;将10kV出线三相电流与配网10kV线路CT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记录重载或过载信息;
获取到10kV线路的跳闸数据时,若检测到跳闸线路为保供电线路,生成的跳闸记录与跳闸事故事件等级相匹配,生成事故跳闸等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64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