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锂化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16786.4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4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昊;侯艳丽;高敏;李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胜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36;H01M4/131;H01M4/13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艳斋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锂化 正极 浆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锂化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预锂化正极浆料包括包覆改性氮化锂;所述包覆改性氮化锂的包覆层包括碳、固态电解质或碳酸锂中至少两种的组合。本发明采用包覆改性氮化锂作为预锂化添加剂,其能够提供大量的活性锂,在预锂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不会与锂离子电池中的其它材料反应,且可以在锂离子电池制备过程中排出;氮化锂的包覆层可以隔绝氧气和水分,避免氮化锂和溶剂的直接接触,同时包覆层形成支撑结构,防止正极材料的结构坍塌,降低正极极片的内阻,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正极浆料,尤其涉及一种预锂化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锂离子电池在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工具、医疗设备和电动汽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锂电池的电性能和安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锂离子电池的电性能主要取决于正负极材料,发展高能量密度的正负极材料是当前的研究重点之一。为了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人们研究最多的是预锂化技术,预锂化能够提前在材料内引入活性锂,避免了全电池中有限锂源的过度消耗,预锂化又可分为正极预锂化、负极预锂化或电化学预锂化等。
CN 112467139A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预锂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所述正极预锂化剂为Lix(CuyFez)O2,其中x+y+z=1,0<x<1,0<y<1,0<z<1;其制备方法是将锂盐、铜盐和铁盐按比例溶于溶剂,得混合液:将混合液搅拌至溶液蒸干,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经研磨后在惰性气氛下进行高温固相反应,即得Lix(CuyFez)O2预锂化剂。其公开的使用富锂金属氧化物作为预锂化剂,虽然可以提供可观的活性锂离子,但是脱锂后的预锂材料仍会残留在正极材料中,从而影响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
CN 112542589A公开了一种正极预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产物及应用,其中制备方法是将MeOF与金属锂按照摩尔比为1:3~4.2的比例进行称量后置于加热台上,加热并在保护性气体气氛下使MeOF与熔融金属锂两者搅拌混合进行充分反应,降温后即可得到主要由Me单质、LiF和Li2O组成的Me/LiF/Li2O预锂化剂。其通过对制备方法的整体工艺流程、反应原料的组成与配比等进行改进,把得到的正极预锂化添加剂添加到正极,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和能量密度。其公开的使用的富锂金属氧化物,虽然可以提供活性锂,但是脱锂后的预锂材料仍会残留在正极材料中,影响电池能量密度。
基于以上研究,如何提供一种预锂化正极浆料,其中预锂化剂能防止正极材料的结构坍塌,产生的空隙还可以增加电解液的浸润程度,降低正极浆料的内阻,提高电池的电性能,并且正极浆料的补锂方法只需一次合浆和一次涂布,节省了时间、人工及设备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成为了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锂化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预锂化正极浆料包括包覆改性氮化锂,其能够提供大量的活性锂,在预锂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不会与锂离子电池中的其它材料反应,且可以在锂离子电池制备过程中排出;氮化锂的包覆层可以隔绝氧气和水分,避免氮化锂和溶剂的直接接触,同时包覆层形成支撑结构,防止正极材料的结构坍塌,降低正极极片的内阻,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性能。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锂化正极浆料,所述预锂化正极浆料包括包覆改性氮化锂;
所述包覆改性氮化锂的包覆层包括碳、固态电解质或碳酸锂中至少两种的组合,典型但非限制的组合包括碳和固态电解质的组合,碳和碳酸锂的组合,固态电解质和碳酸锂的组合,或碳、固态电解质和碳酸锂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胜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胜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67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