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物流辊筒托盘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7187.4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4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加祥;李家俊;杨桂芝;昂卫星;焦阳;郑杨;张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2 | 分类号: | B62B3/02;B62B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李永联 |
地址: | 24100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物流 托盘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物流辊筒托盘车,所述托盘车包括托车底框,托车底框的底部四周分别设有滚轮,托车底框的前端设有托车把手,托车底框的上端面上设有辊筒机构,辊筒机构包括多个辊筒,多个辊筒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于托车底框的上端面,从而形成滚动滑道,滚动滑道分别向托车底框左右两侧延伸;托车底框上还设有外侧挡板和联动机构;外侧挡板转动设置于托车底框上,并位于辊筒机构的最外侧,从而能够限制辊筒上的货物移动;联动机构与外侧挡板传动连接,并能够带动外侧挡板在托车底框上转动,从而限制货物移动或不限制货物移动;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解决第三方物流及主机厂采用辊筒托盘车配送和道口入库的问题,大幅度提升现场操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物流辊筒托盘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物流辊筒托盘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物流包装不断升级,包装已从单一物料承载转变为物流成本及质量控制的源头,包装设计既要满足运输装载率,又需要综合考虑零件防护及过程翻包分拣,各主机厂在此背景下对包装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推动全过程循环包装的推广,因全过程循环包装考虑装载率和质量防护,故包装物均是无脚轮包装,在第三方物流和主机厂道口均需要采用托盘车转运或入库,同时考虑汽车主机厂无脚轮器具需通过叉车搬运,这样一方面搬运的效率不高,整箱物料重,员工频繁摆渡器具,劳动强度大,占地面积大、效率低等问题,已成为制约物流操作效率的一个瓶颈。
基于上述汽车物流运送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汽车物流辊筒托盘车,旨在解决汽车物流运送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物流辊筒托盘车,所述托盘车包括托车底框,托车底框的底部四周分别设有滚轮,托车底框的前端设有托车把手,托车底框的上端面上设有辊筒机构,辊筒机构包括多个辊筒,多个辊筒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于托车底框的上端面,从而形成滚动滑道,滚动滑道分别向托车底框左右两侧延伸;托车底框上还设有外侧挡板和联动机构;外侧挡板转动设置于托车底框上,并位于辊筒机构的最外侧,从而能够限制辊筒上的货物移动;联动机构与外侧挡板传动连接,并能够带动外侧挡板在托车底框上转动,从而限制货物移动或不限制货物移动。
进一步地,托车底框的上端面形成工字型台面,辊筒机构包括第一辊筒机构和第二辊筒机构,第一辊筒机构设置于工字型台面的前端,第二辊筒机构设置于工字型台面的后端,从而使第一辊筒机构和第二辊筒机构分别形成双滚动滑道;货物能够在双滚动滑道上滑动,从而从托车底框的左右两侧进行卸货。
进一步地,第一辊筒机构上位于托车底框的前端设有侧挡板,第二辊筒机构上位于托车底框的后端设有侧挡板,侧挡板用于阻止货物向托车底框的前端或后端移动;第一辊筒机构上的侧挡板向托车底框的前端形成有45°斜坡,第二辊筒机构上的侧挡板向托车底框的后端形成有45°斜坡。
进一步地,联动机构包括脚踏机构、联动杆、第一传动机构以及第二传动机构;联动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托车底框的左右两端,并能够在托车底框左右两端转动;脚踏机构设置于联动杆的一端或两端,并能够带动联动杆转动;第一传动机构与联动杆的一端连接,并分别与第一辊筒机构和第二辊筒机构左侧的外侧挡板连接,从而能够同时带动外侧挡板转动;第二传动机构与联动杆的另一端连接,并分别与第一辊筒机构和第二辊筒机构左侧的外侧挡板连接,从而能够同时带动外侧挡板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71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优化计算机主板模块化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制版机墨头的防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