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芒萁原叶体快速培育成成熟孢子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7843.0 | 申请日: | 202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2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芳;刘丽婷;张港隆;龚春;汪雁楠;贾全全;熊振宇;杨嘉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悦达林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31/00;A01G24/28;A01G24/20;A01G24/00 |
代理公司: | 南昌迈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9 | 代理人: | 徐克寒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叶体 快速 培育 成熟 孢子体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芒萁原叶体快速培育成成熟孢子体的方法,其以芒萁原叶体材料作为繁育基础材料,培育过程采用组培和设施栽培相结合的形式,分成4个过程,分别是:原叶体发育萌动、原叶体发育成熟、人工环境促进原叶体生成幼孢子体、设施栽培促进幼孢子体发育成成熟孢子。本发明利用组培诱导技术,设施栽培,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抗逆性强、能在矿山等困难立地直接种植的芒萁苗,不受季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的影响,为芒萁工厂化育苗及其无性系的培育提供了技术支持。本发明缩短了芒萁植株培育的时间,节约了芒萁育苗的成本,可为矿山、边坡、尾矿弃土场、强酸性土壤等困难立地生态修复提供植物种植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芒萁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芒萁原叶体快速培育成成熟孢子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属于里白科、芒萁属,蕨类克隆植物,亚热带热带酸性土指示植物,先锋蕨类植物。
芒萁常绿,直立或蔓生;根状茎细长,褐棕色,密被棕色鳞片,在表土层匍匐生长,不断分枝,芒萁种群根状茎交织网状,与根系即根系土壤、枯落物形成根毯层。顶芽卵形。叶疏生,纸质,表面黄绿色,背面灰白色,叶柄圆柱形,长短不一,褐棕色;叶片重复假两歧分叉,在每一交叉处均有羽片着生,在最后一分叉处有羽片两歧着生;孢子囊群圆形,着生于细脉中段;芒萁种群叶片层和根毯层形成双层片结构,具有较好的固碳功能,叶片层减少降雨对地表侵蚀,根毯层有较强固土功能。
芒萁还能够吸附土壤中的铅Pb、锌Zn、钨W、锰Mn、镉Cd等重金属镧La、铈Ce、镨Pr、钕Nd等稀土元素,以及镭Ra和钍Th等放射性元素。
芒萁喜阳,耐酸,耐贫瘠,耐旱,适应性强,在湿润且肥沃的条件下生长较好,亦可在困难立地如稀土尾矿、高速公路边坡生长繁殖,有较好的重金属富集能力及水土保持能力。
芒萁作为先锋蕨类植物,在热带亚热带地区表土层因采矿、修路等生产活动破坏后,自然条件下,芒萁孢子飘落在地表,合适条件下孢子萌发,开始蕨类植物的发育世代。
成熟的孢子体定居后,根状茎匍匐地表克隆生长,形成种群,具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重金属富集、碳汇等生态功能。
芒萁在亚热带稀土尾矿形成后15年期间植被自然修复过程中,重要值在灌草蕨层中排第1。
现阶段芒萁种植采用孢子播种和根状茎移植。自然状态下,芒萁从孢子萌发成原叶体、原叶体形成孢子体后再形成植株需要2至3年的时间;而田间实验表明,利用芒萁根状茎进行无性繁殖,成活率较低,难以直接应用于矿山、尾矿生态修复;
应用芒萁的克隆植物种群生态功能及重金属富集功能,能很好的达到尾矿、矿山、边坡等困难立地生态修复的目的。首先需解决的是芒萁苗的培育,和人工促进根状茎快速生长、种群快速扩散等繁育和增殖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与难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芒萁原叶体快速培育成成熟孢子体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诱导芒萁原叶体发育、人工栽培环境下加快原叶体成熟、人工促进孢子体形成和生长的芒萁植株培育方法。通过人工诱导、培育的方法,促进芒萁原叶体世代、孢子体世代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每个世代的成活率,提高了原叶体转成孢子体世代的成功率,并减短了两个世代发育时长,能有效提高其繁殖速度和效率,缩短其繁殖周期,为实现芒萁在尾矿等困难立地的栽培提供了技术支撑。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芒萁原叶体快速培育成成熟孢子体的方法,其以芒萁原叶体材料作为繁育基础材料,培育过程采用组培和设施栽培相结合的形式,分成4个过程,分别是:原叶体发育萌动、原叶体发育成熟、原叶体生成幼孢子体、幼孢子体发育成成熟孢子体。
具体包括如下过程:
1、诱导芒萁原叶体发育萌动,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悦达林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未经广州悦达林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林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78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