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氨氮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8677.6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6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牛明泽;董烜光;吕丹;杨丹;王志超;颜世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东泰有机废物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36 | 分类号: | C12N1/36;C12N1/20;C02F3/34;C12R1/01;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大连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7 | 代理人: | 刘涛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氨氮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耐氨氮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待处理污水处理厂水体处理过程中获得的硝化污泥和厌氧氨氧化污泥,按质量比(1‑5):(1‑5)进行混合后;经过淘洗过滤后,作为接种物,按照10‑30%的质量比接种量接种驯化培养基,进行驯化培养;再按照10‑30%的质量比接种富集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获得耐氨氮复合菌剂,并研制了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利于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应用于污水处理中,总氮去除率高,运行成本低,能源消耗低,该方法为新型生物脱氮技术的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菌剂以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氨氮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含氮废水主要来源于化肥、焦化、石化、制药、食品、垃圾填埋场等,大量含氮废水排入水体不仅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黑臭,给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加大,甚至对人群及生物产生毒害作用,传统脱氮工艺,是基于将氨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全部氧化成硝氮或者亚硝态氮,然后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还原成氮气。这将耗费大量能源,特别是在废水中有机碳源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外加碳源,从而导致过高的运行费用。厌氧氨氧化菌作为一种能够利用亚硝态氮将氨氮氧化成氮气的新发现菌种,由于能大量节省能源及降低运行费用,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但是,工艺流程长、占地面积大,基建投资高等。脱氮问题尚没有较好的解决,为此提出一种含氮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氨氮复合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利用亚硝化菌(Nitrosobacteria)、厌氧氨氧化菌(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及该耐氨氮复合菌剂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共生,实现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高效去除水中的总氮,并且应用于含氮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中,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耐氨氮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待处理污水处理厂水体处理过程中获得的硝化污泥和厌氧氨氧化污泥,按质量比(1-5):(1-5)进行混合后;经过淘洗过滤后,作为接种物,按照10-30%的质量比接种量接种驯化培养基,进行驯化培养;再按照10-30%的质量比接种富集培养基,依次进行富集培养至平稳期,即得复合菌剂;
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所述驯化培养基组成包括:氯化铵0.8-2.5g/L、蛋白胨2.5-4.5g/L、亚硝酸钠4.2-6.0g/L、氯化钠2-5g/L、硫酸镁1-1.5g/L、磷酸氢二钾2-3g/L、硫酸亚铁0.1-0.2g/L、硫酸锰0.05-0.8g/L;pH7.0-8.5。
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所述富集培养基组成包括:氯化铵0.5-1.5g/L、蛋白胨0.5-2.5g/L、亚硝酸钠3.2-5.2g/L、氯化钠0.2-0.5g/L、硫酸镁0.8-1.2g/L、磷酸氢二钾2-3g/L、硫酸亚铁0.06-0.1g/L、硫酸锰0.05-0.8g/L;pH7.0-8.5。
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所述驯化培养的培养条件包括如下步骤:(1)将溶解氧控制在0.5-1.5mg/L进行硝化反应阶段;(2)当亚硝化率达到15-20%时,控制溶解氧至小于0.3mg/L进行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培养;(3)当亚硝酸根浓度低于5mg/L时,重复步骤(1)继续进行硝化反应至亚硝化率达到15%-20%为止。
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所述富集培养的培养条件包括如下步骤:(1)将溶解氧控制在0.5-3.5mg/L进行硝化反应阶段;(2)当亚硝化率达到15-30%时,控制溶解氧至小于0.5mg/L进行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培养;(3)当亚硝酸根浓度低于10mg/L时,重复步骤(1)继续进行硝化反应至培养液中总氮浓度低于50mg/L时止。该混合菌剂可以在5~25天内培养获得。
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所述的驯化培养、富集培养的条件为:在20~40℃,150-250r/min的条件下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东泰有机废物处理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东泰有机废物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86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