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移动式煤矸分选机振动给料排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19226.4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0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存;骆启生;李鑫;王爽;何磊;刘普壮;赵艳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C5/02 | 分类号: | B07C5/02;B07B1/40;B07B1/42;B07B1/46;F26B21/00;F26B25/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柯凯敏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分选 振动 排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煤矸分选机振动给料排队装置,包括振动筛外壳,所述振动筛外壳内设置有振动筛选机构,所述振动筛选机构包括共振组件、排队组件和接渣组件,排队组件设置在共振组件的出口端并随共振组件同时振动,共振组件将煤和矸石的混合物振动分散成单独的个体并运送至排队组件,煤和矸石在排队组件上前后依次分散排列,残渣由排队组件上的空隙落入接渣组件,从而实现对煤和矸石快速有序地分离;本发明通过共振组件和排队组件的共同作用能够将煤和矸石的有效的分离开来,避免发生堆叠的现象,保证后续图像识别的顺利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移动式煤矸分选机振动给料排队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煤炭中混杂着大量的矸石,导致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环境的气体,并且过多的矸石开采还会增加地表沉陷的风险。煤矸分选机可以在井下开采的过程中实现煤矸分选,直接将矸石在井下选出,并重新将矸石回填,不仅能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也降低了地表沉陷的风险。
给料排队装置是煤矸分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将物料分散和排队的功能。传统的给料排队装置在物料输送过程中,容易使物料产生堆叠现象,导致煤和矸石难以有序的分离开,后续的图像识别装置在识别图像时会产生图像重叠,降低识别的准确度。现有的给料排队装置在运输时,由于煤和矸石含有水分,容易导致煤和矸石之间的粘连,使煤和矸石之间的堆叠情况更加严重。并且水分对识别效果和识别准确度也具有影响,因此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煤矸分选机振动给料排队装置,能够使煤和矸石快速有序地分离开,避免发生堆叠的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动式煤矸分选机振动给料排队装置,包括振动筛外壳,所述振动筛外壳内设置有振动筛选机构,所述振动筛选机构包括共振组件、排队组件和接渣组件,排队组件设置在共振组件的出口端并随共振组件同时振动,共振组件将煤和矸石的混合物振动分散成单独的个体并运送至排队组件,煤和矸石在排队组件上前后依次分散排列,残渣由排队组件上的空隙落入接渣组件,从而实现对煤和矸石快速有序地分离;
所述共振组件包括设置在振动筛外壳内部的振动筛主体,振动筛主体为长方体状且振动筛主体向下倾斜设置,振动筛主体上设有共振弹簧和共振电机,振动筛主体内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将振动筛主体的内部分隔成安装排队组件的上空腔和安装接渣组件的下空腔;
所述排队组件包括沿振动筛主体长度方向设置在上空腔内的倒V型的隔板,隔板沿振动筛主体的宽度方向铺设在支撑板上,各个隔板上沿隔板长度方向上开设有长条孔,相邻的隔板间形成V型槽且V型槽的槽底留有抖落煤矸残渣的间隙,隔板下的支撑板上开设有残渣掉落的窗口;
所述接渣组件包括沿振动筛主体长度方向设置在支撑板下方的U型的接渣槽,接渣槽的接入端连接在支撑板下表面上,接渣槽的出口端延伸出下空腔,残渣通过支撑板上的窗口落入接渣槽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振动筛主体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上弹簧座,振动筛外壳相对的两侧面均设置有下弹簧座,上弹簧座和下弹簧座之间沿铅垂方向压缩有共振弹簧,振动筛主体底部设置有与共振弹簧配合振动的共振电机,共振电机为偏心振动电机,共振电机驱动振动筛主体沿铅垂方向上下振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渣槽接入端的两侧面在竖直方向上开设有长条形的限位孔,接渣槽内底面上设有与槽底形状相同的底板,底板通过设置在底板端部的轴销与限位孔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振动筛选机构上设置有烘干煤和矸石的烘干机构,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烘干组件、移动组件和检测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92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