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类零件与毂类零件锥面大过盈量联接的装配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9867.X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00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柯尊凤;刘炜;李想;李慧斌;范思石;黄衍林;王京瑶;马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B25B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陈烨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零件 锥面 大过 联接 装配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轴类零件与毂类零件锥面大过盈量联接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毂类零件套于轴类零件上,轴类零件装配于半整体半剖分式箱体内且毂类零件位于箱体半剖分的一侧;在轴类零件的一端设置能产生双向作用力的装配装置,装配装置产生的双向作用力分别传递给毂类零件与轴类零件,毂类零件与轴类零件沿轴向产生相向运动,完成轴类零件与毂类零件的锥面大过盈量联接装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零件与毂类零件锥面大过盈量联接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装配装置包括支撑架、压力装置和承压架,在毂类零件的一端顶抵支撑架,在支撑架远离毂类零件的一侧顺序顶抵设置压力装置和承压架,承压架与轴类零件连接;
步骤b、向毂类零件注入高压油,高压油对轴类零件的锥面产生压力使其弹性变形,毂类零件的锥孔内壁与轴类零件的锥面之间的间隙增大;
步骤c、向毂类零件注入高压油的同时,给压力装置加油压,压力装置产生双方向的轴向内力;压力装置对支撑架产生朝向毂类零件的推力,压力装置对承压架产生朝向远离毂类零件方向的推力;
步骤d、支撑架在推力作用下推动毂类零件向远离压力装置的方向移动;承压架在推力作用下拉动轴类零件向靠近压力装置的方向移动;毂类零件与轴类零件沿轴向产生相向运动,完成轴类零件和毂类零件锥面大过盈量联接装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类零件与毂类零件锥面大过盈量联接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撑架顶抵于毂类零件的一端且避开半整体半剖分式箱体的侧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类零件与毂类零件锥面大过盈量联接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轴类零件的第一端加工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连接拉力杆,拉力杆穿过支撑架、压力装置和承压架后通过锁紧块固定连接于承压架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类零件与毂类零件锥面大过盈量联接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压力装置的行程与毂类零件的轴向移动距离相等设置。
6.一种轴类零件与毂类零件锥面大过盈量联接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轴类零件与毂类零件锥面大过盈量联接的装配方法;包括支撑架、压力装置和承压架,所述承压架上连接有拉力杆,所述拉力杆的一端穿过承压架、压力装置和支撑架后能与轴类零件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呈马鞍状设置,包括第一马鞍板和第二马鞍板,所述第一马鞍板和所述第二马鞍板之间连接设置两个侧立板;所述第一马鞍板上设置第一豁口,所述第一豁口用于跨设于轴类零件的外侧,且所述第一豁口的侧壁与轴类零件的外壁之间呈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马鞍板上设置第二豁口,所述第二豁口用于跨设于拉力杆的外侧,且所述第二豁口的侧壁与拉力杆的外壁之间呈间隔设置;所述侧立板上设置第三豁口,所述第三豁口用于跨设于半整体半剖分式箱体的侧壁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马鞍板远离所述第二马鞍板的一侧设置凸柱,所述凸柱用于顶抵毂类零件的端面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的横截面呈圆形、圆环形或矩形设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立板之间连接设置加强板。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装置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包括缸筒和缸杆,所述缸筒的第一端顶抵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马鞍板上,所述缸杆的第一端密封滑动穿设通过所述缸筒的第二端,所述缸杆的第二端顶抵且固定连接于所述承压架上。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架上设置拉力杆通孔,所述拉力杆穿设通过所述拉力杆通孔;所述拉力杆的侧壁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外螺纹部和第二外螺纹部,所述第一外螺纹部用于连接轴类零件,所述第二外螺纹部上连接锁紧块,所述锁紧块顶抵于所述承压架远离压力装置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986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