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镍钴料协同处理回收镍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20871.8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5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林晓;赵金风;刘刚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萃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23/00;C22B26/12;C22B26/22;C22B3/38;C22B3/32;H01M1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艳斋 |
地址: | 215024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镍钴料 协同 处理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镍钴料协同处理回收镍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含镍钴料1和含镍钴料2分别进行浸出,固液分离,得到含镍钴浸出液1和含镍钴浸出液2;所述含镍钴浸出液1和2经除杂净化后,再分别经第一萃取、第二萃取得到第一有机相、第二有机相、第一水相和第二水相;所述第一有机相和第二有机相分别经反萃得到富钴和富镍钴溶液;所述第二水相经沉淀作业后得到含锂沉淀和沉锂后液,所述沉锂后液经热解、煅烧得到氧化镁。其中,所述第一水相并入第二萃取工序进行萃取。本发明所述方法操作简单,对金属元素分离回收效果好,得到产品纯度高,过程清洁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资源二次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镍钴料协同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循环性能好、结构稳定、性价比高,是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而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产品的主要原料为镍盐、钴盐、锰盐。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和推广,锂离子电池的需求规模也不断扩大,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数量也是与日剧增。若废旧锂电池被随意丢弃,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还会造成有价金属资源大量浪费,而实现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再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
溶剂萃取法有选择性好、金属回收率高、传质速率快等优点,是工业上有色金属等有价金属富集、精炼、分离、纯化等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被众多研究者持续关注并不断发展。
CN110066925A公开了一种废旧镍钴锰三元锂电池中有价金属的回收方法,其采用P204对电池料液进行萃取除杂,得到含有Co、Ni、Li离子的萃余液;采用皂化后的P507萃取萃余液中的Co,反萃后获得硫酸钴溶液,再采用C272 除萃余液中Mg获得萃余液,采用P507萃取该萃余液中Ni,反萃获得硫酸镍溶液;含Li萃余液中加入碳酸钠,获得碳酸锂沉淀;采用氧化剂将二价Fe氧化为三价Fe,再加入碳酸钠调浸出液pH=4.5-5.0将Fe、Al沉淀除去;Ca和Mg 去除则采用加入氟化钠或氟化钾形成氟化钙和氟化镁沉淀析出过滤。
目前主要的镍钴回收方法不能将镍钴同步提取,操作流程复杂,易受钙镁杂质离子的影响,且针对不同来源镍钴料协同湿法处理的工艺报道较少,有必要寻求一种适用不同来源镍钴料同时处理、镍钴提取效果好、成本低的短流程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镍钴料协同处理回收镍钴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对不同来源的含镍钴原料进行高效浸出,得到浸出液进行协同萃取,实现含镍钴原料中镍钴短程高效提取,过程清洁环保,成本低。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将含镍钴料1和含镍钴料2分别进行浸出,固液分离,得到含镍钴浸出液 1和含镍钴浸出液2;所述含镍钴浸出液1和2经除杂净化后,再分别经第一萃取、第二萃取得到第一有机相、第二有机相、第一水相和第二水相;所述第一有机相和第二有机相分别经反萃得到富钴和富镍钴溶液;所述第二水相经沉淀作业后得到含锂沉淀和沉锂后液,所述沉锂后液经热解得到氧化镁。其中,所述第一水相中含有镍和镁离子,并入第二萃取工序进行萃取。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将不同来源含镍钴料协同湿法处理,镍钴与杂质离子有效分离,流程短,对环境友好,工艺成本低。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镍钴料1包括含镍和/或钴中间品和杂料;所述含镍钴料2包括含镍和/或钴废电池料。
优选地,所述废电池包括三元锂电池、钴酸锂电池、锰酸锂电池、镍氢电池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镍钴料浸出分为两段,先经一段浸出剂浸出得到含镍钴浸出液和一段浸出渣,所述一段浸出渣再进行二段浸出剂浸出,得到二段浸出液;所述二段浸出液作为一段浸出剂返回一段浸出。
优选地,所述二段浸出剂包括酸和还原剂。
优选地,所述酸包括盐酸、硫酸和硝酸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萃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萃循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08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