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聚酰胺酸改性膨化聚四氟乙烯的改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23513.2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9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友;赵格林;谭小龙;赵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众望科希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9/42 | 分类号: | C08J9/42;C08J9/26;C08L27/18;C08L79/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陈丽萍 |
地址: | 239050 安徽省滁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聚酰胺 改性 膨化 聚四氟乙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聚酰胺酸改性膨化聚四氟乙烯的改性方法,涉及膨化聚四氟乙烯改性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膨化聚四氟乙烯板材的耐磨性较低的问题,具体方法为:对聚四氟乙烯进行膨化处理,得到膨化聚四氟乙烯;将膨化聚四氟乙烯浸泡在聚酰胺酸稀释液中,所述聚酰胺稀释液为聚酰胺酸、二甲基乙酰胺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浸泡之后的膨化聚四氟乙烯送入到烘箱内烘烤,使聚酰胺酸缩聚成聚酰亚胺,聚酰亚胺填充在膨化聚四氟乙烯的微孔间隙内。使浸入到膨化聚四氟乙烯中的聚酰胺酸缩聚成聚酰亚胺,不仅能实现对膨化聚四氟乙烯的微孔间隙的填充,同时覆盖带膨化聚四氟乙烯表面的聚酰亚胺也实现了增强膨化聚四氟乙烯的耐磨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膨化聚四氟乙烯改性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使用聚酰胺酸改性膨化聚四氟乙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是由四氟乙烯经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密封性、高润滑不粘性、电绝缘性和良好的抗老化耐力,用作工程塑料,可制成聚四氟乙烯管、棒、带、板、薄膜等,一般应用于性能要求较高的耐腐蚀的管道、容器、泵、阀以及制雷达、高频通讯器材、无线电器材等。
由于聚四氟乙烯模压板材在实际使用中,对材料要求膨化的柔软性,同时也要求材料具有一定耐磨性,现有的膨化聚四氟乙烯板材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为了提高膨化聚四氟乙烯板材的耐磨性,目前的处理方法通常是对聚四氟乙烯板子进行表面耐磨改性,但是这个处理方式只可在聚四氟乙烯硬质板材上适用,对膨化聚四氟乙烯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膨化聚四氟乙烯板材的耐磨性较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聚酰胺酸改性膨化聚四氟乙烯的改性方法。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使用聚酰胺酸改性膨化聚四氟乙烯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聚四氟乙烯进行膨化处理,得到膨化聚四氟乙烯;
步骤2:将膨化聚四氟乙烯浸泡在聚酰胺酸稀释液中,所述聚酰胺稀释液为聚酰胺酸、二甲基乙酰胺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
步骤3:浸泡之后的膨化聚四氟乙烯送入到烘箱内烘烤,使聚酰胺酸缩聚成聚酰亚胺,聚酰亚胺填充在膨化聚四氟乙烯的微孔间隙内。
进一步的,所述聚四氟乙烯的膨化处理方法为:由悬浮聚四氟乙烯树脂和无机盐成孔剂湿法混合均匀后冷压成型,然后进行烧结,烧结后冷却至室温,再将制品放入水中充分除去其中的水溶性无机盐,即得到膨化聚四氟乙烯。
进一步的,所述悬浮聚四氟乙烯树脂与无机盐成孔剂的体积用量比为100:30。
进一步的,所述烧结的最高温度为315-325℃。
进一步的,烧结阶段采用阶段升温的方法,并在最高烧结温度下保温2-3小时。
进一步的,烘箱内的温度设置为:第一阶段80℃,第二阶段150℃,两个阶段的温控时间均未30分钟。
进一步的,所述聚酰胺稀释液中聚酰胺酸、二甲基乙酰胺和乙酸乙酯的体积用量比为10:50:40。
进一步的,膨化聚四氟乙烯浸泡在聚酰胺酸稀释液中的时间为25-35分钟。
进一步的,所述无机盐成孔剂包括草酸铵、氯化铵、碳酸铵、碳酸氢铵、硝酸铵、亚硝酸胺、硝酸铈铵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任意比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众望科希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众望科希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35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