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的充电桩识别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23526.X | 申请日: | 202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5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华逢彬;高明;王建华;马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13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充电 识别 定位 方法 | ||
一种机器人的充电桩识别定位方法,通过选择最优的点云集合,然后根据最小二乘法的直线拟合方式计算V型充电桩的角度,计算出来的角度符合阈值范围,则识别出充电桩。最后根据最优点云的集合进行两次逆旋转,推算V型角的位置,得到充电桩在地图中的坐标位置。机器人能够快速的在充电桩附近识别定位出充电桩位置,快速的进行充电对接,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充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的充电桩识别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机器人开始出现在各个生活场所,用于代替人工执行一些任务,服务机器人正逐步替代部分人工的工作。目前,已将机器人广泛应用于餐厅、酒店、医院、博物馆、文化馆、政府机构等场景中,提供配送、引导、讲解等服务。应用于上述场景中的机器人需要克服使用场地的限制,进行无轨道移动。机器人具有电源系统,当电量消耗后,需要对电源系统及时进行充电。机器人自动寻找充电桩进行充电,是自主移动机器人必须具备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让机器人在摆放充电桩的位置快速定位出充电桩,让机器人快速的对接充电的方法。
本发明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器人的充电桩识别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机器人上安装激光雷达,在充电桩上安装V字形的识别标识;
b)机器人在充电桩附件采集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对激光雷达点云数据依次进行滤波、分割、筛选操作,得到与充电桩特征信息相匹配的点云数据;
c)机器人采用HU不变矩方法对与充电桩特征信息相匹配的点云数据进行模板匹配,得到最优的点云簇数据集;
d)将最优的点云簇数据进行直线拟合,计算得到充电桩的几何特征,该几何特征包括充电桩的宽高比、充电桩上的V字形识别标识的拐点位置以及V字形的识别标识的夹角;
e)将点云数据拐点位置作为充电桩的位置,将拐点位置坐标转换到地图中,得到充电桩所在地图的位置。
进一步的,步骤b)中对激光点云数据采用高斯滤波的方式进行滤波,删除掉激光雷达采集的噪声数据。
进一步的,步骤b)中对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分割的方法为:
b-1.1)通过将滤波后的激光雷达点云数据转换到机器人坐标系下;
b-1.2)利用点云数据坐标计算相邻点云数据之间的欧式距离;
b-1.3)设置阈值,将欧式距离小于等于阈值的相邻点云数据放置到一个簇中,将欧式距离大于阈值的相邻点云数据放置到另一个簇中。
进一步的,步骤b)中对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筛选的方法为:
b-2.1)设定筛选阈值;
b-2.2)如果一个簇中的点云数量小于筛选阈值时,将该点云簇进行剔除。
进一步的,步骤d)中计算出充电桩上的V字形识别标识的拐点位置后,将最优的点云簇根据拐点位置进行左右分割,对分割的左右两侧的点云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的直线拟合方式进行拟合,得到两条直线的夹角,即为识别标识的夹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选择最优的点云集合,然后根据最小二乘法的直线拟合方式计算V型充电桩的角度,计算出来的角度符合阈值范围,则识别出充电桩。最后根据最优点云的集合进行两次逆旋转,推算V型角的位置,得到充电桩在地图中的坐标位置。机器人能够快速的在充电桩附近识别定位出充电桩位置,快速的进行充电对接,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充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机器人的充电桩识别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机器人上安装激光雷达,在充电桩上安装V字形的识别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35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