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高韧性SMC片材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24024.9 | 申请日: | 202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3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戴伟俊;林世明;唐伟;李剑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润发住宅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B32B37/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张入文 |
地址: | 213135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韧性 smc | ||
1.一种高强度高韧性SMC片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SMC料脂糊制备,采用树脂、低收缩剂、引发剂和填料等使用混合机在低剪切力下混合搅拌均匀;
步骤2:SMC料脂糊增稠,后加入增稠剂与增韧剂混合一分钟后,并将树脂糊送到SMC机组刮料槽内,增稠剂采用化学法—碱土金属复合体系,暨采用异氰酸醋和MgO共同作为增稠剂并与SMC料脂糊混合,提高SMC料脂糊增韧改性效果;
步骤3:纳米纤维预制备,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括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和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MPIA)溶液或者熔体在高压电场作用下拉伸为细流,伴随溶剂挥发或熔体冷却,形成纳米纤维;
步骤4:利用SMC片材制造设备对SMC承载薄膜增韧,SMC承载薄膜内侧增韧加强骨架复合,SMC承载薄膜内侧依次沿横向和纵向进行纳米纤维的排列呈网并使用固定剂对交叉处进行固定后将网状纳米纤维嵌入SMC承载薄膜内作为增韧加强骨架,纳米纤维固定剂采用纳米水凝胶;
步骤5:SMC复合,将制好的树脂糊加入上下两个树脂糊槽中,开动复合机,下SMC承载薄膜放卷,经下树脂刮刀后,下SMC承载薄膜上表面被均匀地涂敷上一定厚度的树脂糊,当其经过纤维沉降区时,粗纱经切割后均匀地沉降其上,短切玻璃纤维为0.5-1mm,玻纤含量40%-60%,承载了短玻璃纤维的下层SMC承载薄膜,在复合轮处与以同样方式涂敷树脂糊的上SMC承载薄膜复合,将玻纤夹在中间,形成SMC承载薄膜—增韧加强骨架—SMC料脂的夹层结构,夹层在浸渍区受到一系列压轮的滚压作用,使树脂糊浸透纤维,最后由收卷装置收集成卷形成SMC片材;
步骤6:SMC片材增稠,送往熟化间增稠,直至不粘手,可剪裁、称量及模塑为止,采用带有鼓风设备的熟化室内加速增稠,温度为35~40℃,时间约10小时,并采用增稠曲线判定增稠的程度和结果;
步骤7:塑封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韧性SMC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SMC片材制造设备,包括;
上料机(1);
壳体(2),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上料机(1)的左侧;
控制箱(3),安装在所述壳体(2)的前侧,所述控制箱(3)和上料机(1)电性连接;
压辊机(4),设置在所述壳体(2)的左侧,所述压辊机(4)和控制箱(3)电性连接;
安装座(5),所述安装座(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座(5)分别设置在壳体(2)的顶端左右两侧;
安装机构(6),所述安装机构(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机构(6)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个安装座(5)的顶端;
纤维上料机(9),所述纤维上料机(9)的数量为两组,每组所述纤维上料机(9)的数量为两个,两组所述纤维上料机(9)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个安装座(5)的顶端前后两侧,所述纤维上料机(9)和控制箱(3)电性连接;
输送带(10),所述输送带(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输送带(10)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个安装座(5)的顶端且位于左右两个安装机构(6)的内侧,所述输送带(10)和控制箱(3)电性连接;
旋转台(11),设置在所述壳体(2)的内腔顶端且位于左右两个安装座(5)的内侧,所述旋转台(11)和控制箱(3)电性连接;
热压辊(12),所述热压辊(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热压辊(12)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个安装座(5)的顶端且位于左右两个安装机构(6)的左侧,所述热压辊(12)和控制箱(3)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润发住宅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润发住宅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402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