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机铝盐水解一步可控制备纳米铝溶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25830.8 | 申请日: | 202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0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顾雅琪;张鸿超;吕毅;赵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13/00 | 分类号: | B01J13/00;B82Y40/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0 | 代理人: | 邱晓锋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机 盐水 一步 可控 制备 纳米 溶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铝盐水解一步可控制备纳米铝溶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分别配制一定浓度的碱液和无机铝盐溶液,在剧烈搅拌的条件下向无机铝盐溶液中滴加碱液,随着碱液的加入,铝盐溶液中逐步形成越来越多的白色沉淀物,待体系PH介于一定数值之间时,停止滴加碱液,继续搅拌混合溶液;抽滤以收集白色不溶物,用大量去离子水超声清洗若干次以除去不溶物中夹杂的杂质;加水分散白色不溶物,随后将分散液在水浴条件下搅拌、老化,即得纳米级铝溶胶。本方法不需要引入额外酸源,能够充分利用无机铝盐水解产生的Hsupgt;+/supgt;,简化了铝溶胶的制备流程;与额外引入酸源的方法相比,本方法更有助于提高溶胶制备体系的原子利用率,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溶胶原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便的纳米级铝溶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铝溶胶,又名勃姆石溶胶,是由带正电荷的氢氧化铝纳米粒子,即AlOOH·nH2O,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胶体溶液。目前铝溶胶广泛应用于氧化铝纤维、氧化铝浇注料、表面活性剂、成型粘结剂、乳化剂及催化剂粘接剂等领域,而针对复合材料领域基体用铝溶胶的研制工作较少。随着国内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对航空航天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氧化铝基底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具备耐高温、抗氧化、热稳定性高的特点,满足新一代航空航天材料的发展要求,在新一代航天器上具有较大的应用空间,因此,探索陶瓷基复合材料基体用铝溶胶的生产方法十分迫切,复合材料基体用铝溶胶应该尽可能满足粒径小、粘度低的特点。
目前国内传统铝溶胶的生产方式涉及:盐酸法、有机铝化合物水解法、SB粉直接胶解法与无机铝源法。以上四种方法均需要引入大量酸源,不但增加了反应成本及操作的危险性,减缓了反应效率,而且不利于提高体系的原子利用率,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这迫使科研工作者尽可能开发一种安全、便捷、高原子利用率的铝溶胶制备新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从简化铝溶胶制备流程、提高制备体系原子利用率的角度出发,发展了一种无机铝盐水解一步可控制备纳米铝溶胶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无机铝盐水解一步可控制备纳米铝溶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一定浓度的碱液和无机铝盐溶液,在剧烈搅拌的条件下向无机铝盐溶液中滴加碱液。
(2)随着碱液的加入,铝盐溶液中会逐步形成越来越多的白色沉淀物,随时监测铝盐溶液的PH,待体系PH介于一定数值之间时,停止滴加碱液,继续搅拌混合溶液。
(3)抽滤以收集白色不溶物,用大量去离子水超声清洗若干次以除去不溶物中夹杂的杂质;清洗后抽滤,收集湿沉淀并称重。
(4)加水分散白色不溶物,随后将分散液在水浴条件下搅拌、老化一定时间,即得纳米级铝溶胶。
优选的是,步骤(1)中,所述碱液为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等,碱液的浓度为0.5mol/L~1mol/L。
优选的是,步骤(1)中,所述铝盐选自硝酸铝、硫酸铝及氯化铝等无机铝盐;所述铝盐中的铝离子以摩尔量计为所述碱液中的氨根离子(对氨水而言)或氢氧根离子(对氢氧化钠而言)的1/10~1/4,所述铝盐溶液中铝离子的浓度为0.5mol/L至1mol/L。
优选的是,步骤(2)中,用PH试纸及PH计随时监测铝盐溶液的PH,PH试纸用于粗略估计体系的PH,待PH介于7左右后,及时更换PH计精准测量体系PH,务必在体系PH介于7.5~8.0之间及时停止滴加碱液。
优选的是,步骤(2)中,停止滴加碱液后继续剧烈搅拌混合溶液20~40分钟。
优选的是,步骤(3)中,清洗次数为3~6次,使用的去离子水的质量为步骤(3)得到的沉淀的20~40倍。
优选的是,步骤(4)中,所述加水量为步骤(3)中湿沉淀质量的6~10倍,水浴锅温度为8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未经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58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