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恒温系统及恒温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25931.5 | 申请日: | 202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0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高尚;张明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经纬恒润(天津)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30 | 分类号: | G05D2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钱娜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西青区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温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恒温系统及恒温控制方法,该恒温系统包括:恒温装置、温度控制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主控制器;恒温装置至少包括恒温腔体和TEC;恒温装置、温度控制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主控制器之间对应连接;温度检测电路将测量到的温度值输入至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将温度值转换为PWM信号输入至温度控制电路;温度控制电路将PWM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使TEC基于电流信号控制恒温腔体的温度处于目标温度值。在本方案中,将恒温腔体的内部温度和TEC的下表面温度作为控制目标,并对检测到的温度值进行处理,从而控制恒温腔体的内部温度和TEC的下表面温度处于目标温度值,实现高精度的恒温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的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恒温系统及恒温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温度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参数,其检测和控制的精度直接影响电子设备等产品的性能。
在现有技术中,恒温装置的结构一般由恒温室、冷源和热源三部分组成。恒温室均为由低导热系数保温材料构建的密封空间,用于隔绝外界环境影响,只是尺寸不尽相同。冷源和热源为恒温室提供冷量和热量,用于调整恒温装置内温度。恒温装置的实现方式有基于恒温液体控制的方式和基于TEC控制的方式。其中,基于恒温液体控制的恒温装置一般会在侧壁等处设置液体通路,恒温液体与装置内部腔体进行换热,但是需要对液体的温度进行控制,系统复杂,体积较大,不利于恒温控制;基于TEC(Thermo Electric Cooler,半导体制冷器)控制的恒温装置是通过控制TEC对恒温装置的腔体进行加热或制冷,但是,受TEC和恒温腔体间的热容影响,对基于TEC进行温度控制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影响恒温精度。
综上所述,现有的恒温装置不能实现稳定的温度控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恒温系统及恒温控制方法,以实现高精度的恒温控制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恒温系统,包括:恒温装置、温度控制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主控制器;
所述恒温装置至少包括恒温腔体和半导体制冷器TEC,所述恒温装置上设置有恒温腔体测温点、TEC测温点和环境测温点,所述恒温腔体用于放置温度标准段;其中,所述TEC测温点至少包括位于TEC与恒温腔体的接触面上的测温点,用于测量TEC的下表面温度;
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将基于所述恒温腔体测温点、所述TEC测温点和所述环境测温点测量到的温度值输入至所述主控制器;
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温度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制器将所述温度值转换为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并将所述PWM信号输入至所述温度控制电路;
所述温度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TEC连接,所述温度控制电路将所述PWM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使所述TEC基于所述电流信号控制所述恒温腔体的内部温度处于目标温度值。
可选的,所述主控制器包括串联的MPC控制器和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
所述MPC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MP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PID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MPC控制器接收所述温度检测电路测量的所述恒温腔体的内部温度,利用所述恒温腔体的预设温度目标值与所述内部温度进行计算,得到TEC的下表面目标温度值,并发送给所述PID控制器;
所述PID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PID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温度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PID控制器接收所述TEC的下表面目标温度值和所述TEC的下表面温度,利用所述TEC的下表面目标温度值与所述TEC的下表面温度进行计算,得到所述PWM信号,并发送给所述温度控制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经纬恒润(天津)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经纬恒润(天津)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59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