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发弹射击试验弹着点定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26091.4 | 申请日: | 202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9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段婷婷;黄玉松;徐兴亚;郭程;闫少谦;王玲玲;阮光光;王吉辉;王玲;辛培训;汪得功;李宁;郑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1A31/00 | 分类号: | F41A31/00;F41J1/00 |
代理公司: | 山东祺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61 | 代理人: | 赵斌 |
地址: | 250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发 弹射 试验 弹着点 定位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材料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发弹射击试验弹着点定位装置。该装置以第1发弹着点为基准点,然后在定位主体上加工出各发弹的弹着点区域;测试时,将该装置安装到待测靶板上,通过定位主体的相互配合,实现射击时弹着点的准确定位。该装置适用于打靶距离10m内,操作简单、弹着点定位精确度高,大大降低射击时弹着点的距离误差,适用于近距离射击试验弹着点的定位,特别适用于符合STANAG4569标准规定的近距离多发弹射击试验弹着点的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测试技术领域,涉及实弹射击试验装置,具体涉及多发弹射击试验弹着点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装甲车辆的威胁等级划分为依据“装甲车辆对动能弹和炮弹威胁的防护等级评估规程”标准(PROCEDURES FOR EVALUATING THE PROTECTION LEVEL OF LOGISTIC ANDLIGHT ARMOUREDVEHICLES,以下简称STANAG4569标准)定义的小口径、中口径动能弹丸和表征炮弹爆炸产生破片的破片模拟弹对车体装甲侵彻产生的损伤。装甲车辆的防护等级分类是基于车辆装甲系统相关区域能否抵御具休弹道威胁建立的。标准化协定的最低要求是车辆90%的区域是有防护的.无防护易损区域很小。只有达到标准化协定规定的要求,才能进行防护等级判定。STANAG4569标准多发弹打击试验的条件主要是在靶板的主要区域包括局部薄弱区域。
对于防护等级1~3级的装甲,进行多发弹射击试验时要求在排除区域外的主要区域进行,其中排除区域为距离靶板边缘25mm区域;第1发和第2发、第3发和第4发弹着点的距离为25mm,弹着点的最大误差为20mm,第1发和第2发弹着点连线的中心到第3发的距离为100mm。目前,当第一发射击完成后,采用手动量取相应的距离,人工定位后续实弹弹着点位置,该方法弹着点位置定位误差较大,不仅耗时费力,还会引起靶板抗弹性能判定不准确。如若因定位距离小于或者大于设定距离而使靶板出现穿透情况时,则很难判定是否为靶板抗弹性能的问题。
经检索对于STANAG4569标准多发弹射击试验弹着点定位工装没有相关发明专利的报道。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发弹射击试验弹着点定位装置,该装置操作简单、弹着点定位精确度高,减小了射击时弹着点的距离误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基于STANAG4569标准中,装甲系统1~3等级防护要求规定的多发弹射击试验弹着点距离,设计一种弹着点定位装置,该装置以第1发弹着点为基准点,然后在定位主体上加工出各发弹的弹着点区域;测试时,将该装置安装到待测靶板上,通过定位主体的相互配合,实现射击时弹着点的准确定位。
本发明涉及的多发弹射击试验弹着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主体Ⅰ1,所述定位主体Ⅰ1中心设有孔Ⅰ2-1,孔径大小与第1发弹的弹径大小匹配,定位主体Ⅰ1内部设有空心环Ⅰ3,空心环Ⅰ3以定位主体Ⅰ1的中心为圆心,空心环Ⅰ3最小内径为25mm,最大外径为45mm,空心环Ⅰ3区域为第2发弹弹着点区域,如图1所示。
该装置适用于射击2发弹弹着点的定位。
本发明涉及的多发弹射击试验弹着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主体Ⅱ5和标尺4,所述定位主体Ⅱ5为顶角为120°的扇形结构,内部设有扇环6,扇环6的最小内径为100mm,最大外径为120mm,扇环6区域为第3发弹弹着点区域;所述标尺4一端设有突出的圆柱体,圆柱体直径与孔Ⅰ2-1尺寸匹配;定位主体Ⅱ5与标尺4活动连接,标尺4通过孔Ⅰ2-1与定位主体Ⅰ1固定连接,如图2、3所示。
该装置与定位主体Ⅰ1配合使用,适用于射击3发弹的弹着点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标尺4沿长度方向中心位置开条形槽4-1,使定位主体Ⅱ5在条形槽4-1中左右移动,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未经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60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