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力发电装置的废弃能源再利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26448.9 | 申请日: | 202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4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浩 |
主分类号: | F23K1/00 | 分类号: | F23K1/00;F23K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9000 陕西省榆林***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力发电 装置 废弃 能源 再利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装置的废弃能源再利用装置,包括加工仓,所述加工仓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传送仓,所述传送仓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燃烧仓,所述加工仓的内侧内壁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加工仓内侧内壁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前端固定设置有一号夹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靠近固定杆的后侧固定设置有限制杆。通过控制机构进行夹碎煤炭残渣然后煤炭残渣再经过传送机构进行移动然后使得煤炭残渣通过调节机构进行更加充分燃烧,可以达到更加充分燃烧,从而进行废弃能源再利用的目的,并且提高再利用的二次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再利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火力发电装置的废弃能源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是利用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中国的煤炭资源丰富,1990年产煤10.9亿吨,其中发电用煤仅占12%。火力发电仍有巨大潜力。
传统的火力发电装置的废弃能源再利用装置有一些缺点,在进行二次利用时,由于燃烧过后产生大量的大块煤炭残渣,传统的回收装置不能将大块煤炭残渣进行充分燃烧,从而使得煤炭残渣不能充分进行二次利用,从而降低煤炭残渣的二次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力发电装置的废弃能源再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力发电装置的废弃能源再利用装置,包括加工仓,所述加工仓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传送仓,所述传送仓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燃烧仓,所述加工仓的内侧内壁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加工仓内侧内壁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前端固定设置有一号夹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靠近固定杆的后侧固定设置有限制杆,所述限制杆的外侧活动设置有移动环,所述移动环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控制环,所述控制环的内侧螺纹设置有螺纹轴,所述移动环的内部活动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齿轮盘,所述传动轴的外侧靠近齿轮盘的后侧固定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内侧活动设置有限制环,所述固定杆的数量有两组,另一组所述固定杆的后端固定设置有齿轮板,所述一号夹板的一侧活动设置有二号夹板。
优选的,所述传送仓的内侧底部设置有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传送仓内侧底部的一号轴承,所述一号轴承的内侧活动设置有传送轴,所述传送轴的外侧靠近一号轴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螺旋轴,所述传送轴贯穿传送仓的内部,所述传送轴与传送仓之间活动连接,所述传送轴的外侧靠近传送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大卡槽,所述大卡槽的外侧传动设置有皮带,所述皮带的内侧靠近大卡槽的上侧传动设置有小卡槽。
优选的,所述燃烧仓的内侧底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燃烧仓内侧底部的固定架,所述燃烧仓的内侧底部靠近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二号轴承,所述固定架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小轴承,所述固定架的上侧靠近小轴承的后侧开设有移动槽,所述固定架的内侧底部固定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外侧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部活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小轴承的内侧活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靠近小轴承的后侧螺纹设置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移动块,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的另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一号连接板,所述转动架的另一端靠近一号连接板的前侧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二号连接板,所述转动架的另一端靠近一号连接板的后侧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三号连接板,所述二号轴承的内侧活动设置有连接轴。
优选的,所述螺纹轴贯穿固定板的内部,所述螺纹轴与固定板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螺纹轴延伸至加工仓的内部,所述螺纹轴与加工仓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螺纹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控制轴。
优选的,所述控制轴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传动轴的前端与二号夹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盘的下端与齿轮板的上端啮合连接,所述限制环的一端与固定板的一端靠近限制杆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数量有两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浩,未经徐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64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