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修复的等离子火花塞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28209.7 | 申请日: | 202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9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李长胜;师显强;薛登攀;黄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3/20 | 分类号: | H01T13/20;H01T1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尹玉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等离子 火花塞 | ||
1.一种可自修复的等离子火花塞,其特征在于,包括正电极组件、负电极组件,所述正电极组件套设安装在负电极组件内部,且正电极组件通过绝缘层与负电极组件连接;所述正电极组件包括绝缘的整流限位部(3)以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中心电极(1)、弹性导电机构、接触头(11),所述中心电极(1)的自由端外侧套设有整流限位部(3),且中心电极(1)通过整流限位部(3)与负电极组件的一端限位连接;所述中心电极(1)的另一端伸入绝缘层并通过弹性导电机构与接触头(11)连接,所述中心电极(1)与绝缘层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修复的等离子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机构包括第一磁芯(5)、第二磁芯(6)、柔性导线(4),所述中心电极(1)通过柔性导线(4)与接触头(11)连接,所述中心电极(1)与接触头(11)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磁芯(5)、第二磁芯(6),所述第一磁芯(5)、第二磁芯(6)的相对面为同磁极,所述柔性导线(4)环绕成圆周形设置在中心电极(1)与接触头(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修复的等离子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机构包括导电弹簧,所述中心电极(1)通过导电弹簧与接触头(11)弹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修复的等离子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限位部(3)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相互贯通的限位安装孔、贯通孔,所述中心电极(1)的一端穿过贯通孔并与限位安装孔限位安装,所述整流限位部(3)的左侧壁沿限位安装孔设置有贯通的通气孔(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自修复的等离子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限位部(3)靠近发火端的一侧设置有半导体层(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修复的等离子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10)、第二绝缘层(13),所述中心电极(1)伸入第一绝缘层(10)并通过弹性导电机构与接触头(11)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层(10)的右端与第二绝缘层(13)限位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层(13)靠近第一绝缘层(10)的一端设置有接触头(11),所述接触头(11)穿过第二绝缘层(13)并伸入第一绝缘层(10)与弹性导电机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自修复的等离子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13)的自由端通过第二衬套(9)与负电极组件连接,所述接触头(11)靠近第一绝缘层(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衬套(8),所述第一衬套(8)、接触头(11)、第二绝缘层(13)、第二衬套(9)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修复的等离子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极组件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连接的第一外壳(2)、第二外壳(7),所述第一外壳(2)的自由端为发火端,所述第一外壳(2)的侧壁沿周向设置有进气口,所述中心电极(1)通过整流限位部(3)与第一外壳(2)限位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自修复的等离子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2)的发火端的侧壁与中心电极(1)之间的间隙为L1,所述中心电极(1)、第一外壳(2)在间隙L1处引弧发火;所述第一外壳(2)的主体侧壁与中心电极(1)之间的间隙L2,所述间隙L2大于间隙L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820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