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建筑幕墙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28251.9 | 申请日: | 202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6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陶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诺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B1/38;E04G23/00;A47L11/38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庞林春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建筑 幕墙 | ||
1.一种智能建筑幕墙,包括U型外框(1)、玻璃幕墙(2)、清洁机构(3)、拉动机构(4)和定位柱(5),其特征在于:U型外框(1)的内部设置有玻璃幕墙(2),U型外框(1)的上端嵌入有清洁机构(3),清洁机构(3)的后端设置有拉动机构(4),U型外框(1)的下端开设有插入孔,且插入孔内部插入有定位柱(5);
所述的清洁机构(3)包括保护框(31)、注入支链(32)、升降框(33)、储存腔(34)、开关支链(35)、顶出支链(36)、弹性伸缩杆(37)、位移框(38)、擦拭辊(39)和L型滑块(40),保护框(31)设置在U型外框(1)上,保护框(31)的内部后侧设置有注入支链(32),保护框(31)的内部前侧设置有升降框(33),升降框(33)的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L型滑块(40),L型滑块(40)与U型外框(1)为滑动配合连接,升降框(33)的后端开设有储存腔(34),储存腔(34)的内部设置有开关支链(35),升降框(33)的前端上侧安装有顶出支链(36),升降框(33)的下端通过弹性伸缩杆(37)与位移框(38)连接,位移框(38)的内部通过销轴连接有擦拭辊(39);
所述的开关支链(35)包括固定板(351)、内置弹簧(352)、堵塞板(353)、柔性罩(354)和隔开柱(355),固定板(351)安装在储存腔(34)的内壁上,固定板(351)与堵塞板(353)之间连接有内置弹簧(352),且固定板(351)与堵塞板(353)之间连接有柔性罩(354),且内置弹簧(352)位于柔性罩(354)的内部,堵塞板(353)上均匀设置有隔开柱(355),升降框(33)的后端开设有对准口;
所述的拉动机构(4)包括拉动绳(41)、拉动杆(42)、连接轨道(43)、擦拭层(44)、挂钩(45)和连接钩(46),拉动绳(41)的一端与L型滑块(40)连接,拉动绳(41)的另一端穿过保护框(31)后与拉动杆(42)连接,拉动杆(42)与连接轨道(43)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连接轨道(43)左右对称安装在U型外框(1)的侧壁上,拉动杆(42)的前端面安装有擦拭层(44),拉动杆(42)的下端安装有挂钩(45),挂钩(45)与连接钩(46)之间相互勾住,且连接钩(46)通过连接绳与U型外框(1)的下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幕墙(2)包括固定幕墙(21)、翻转幕墙(22)、转动柱(23)、锁定板(24),固定幕墙(21)安装在U型外框(1)的内部,翻转幕墙(22)位于固定幕墙(21)的上方,且翻转幕墙(22)与U型外框(1)之间为销轴连接,翻转幕墙(22)上通过轴承连接有转动柱(23),转动柱(23)的前端安装有锁定板(24),初始位置的锁定板(24)贴合在固定幕墙(21)的前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外框(1)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滑轨槽,滑轨槽的下端设置有吸铁层,铁材质制得的L型滑块(40)与滑轨槽之间为上下滑动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入支链(32)包括嵌入框(321)、活塞板(322)、推动杆(323),嵌入框(321)嵌入在升降框(33)的内部,且嵌入框(32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板(322),活塞板(322)的后端安装有推动杆(323),嵌入框(321)的前端开设有输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堵塞板(353)与对准口之间的位置前后对准,且隔开柱(355)的后端面抵在嵌入框(321)的前端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出支链(36)包括顶出弹簧(361)和顶出杆(362),升降框(33)的上端开设有内凹槽,内凹槽与顶出杆(362)之间连接有顶出弹簧(36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移框(38)的上端开设有对准腔,初始位置的对准腔的上端开口处与储存腔(34)的下端开口处之间的位置左右交错布置,且对准腔的下端均匀开设有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诺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诺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825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闸极驱动电路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