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干涉粒子成像技术的液体体系异物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28377.6 | 申请日: | 202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4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吕且妮;刘浩;刘泰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90 | 分类号: | G01N21/90;G01N21/45 |
代理公司: | 天津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13 | 代理人: | 栾志超 |
地址: | 30019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干涉 粒子 成像 技术 液体 体系 异物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干涉粒子成像(IPI)技术的液体体系异物检测方法;片状光束照射待测液体,在侧向散射角区域,成像系统接收待测液体散射光所形成的聚焦像或/和离焦像,根据是否含有图像判断待测液体中是否含有异物。其中,对球形透明异物,记录的是聚焦两点像或干涉条纹图;对非球形透明异物,记录的是聚焦多点像或类似于散斑样的干涉图;对不透明粒子,采用双光束照射的IPI系统。该方法利用不同散射光之间的干涉成像,不同于传统的成像技术,这种非接触测量方法具有原理简单、快速、实用性强等特点,可用于输液、滴眼液、白酒等中的异物检测,特别适合于透明液体中的透明异物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干涉粒子成像技术的液体体系异物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输液中的异物检测是制药过程一个重要环节,是药品质量的可靠保证。目前提出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灯检法、光阻法、高光谱法和基于机器视觉法等。
人工灯检法是最早的药液异物检测方法,应用场景最为广泛。该方法是在特定灯光的照射下,人工分辨输液袋中的异物,判断输液质量是否合格。通过设计底部照明及背部照明相结合的光源照明方案,提高图片中异物与背景的对比度及异物图像的清晰度。这种方法设施简单,效率低,准确度较低,长时间在高亮度高噪声环境中工作,对身体健康有很大伤害,增加劳动成本。专利CN201637688U公开一种用于自动灯检机的异物检测装置,该装置特点是设计一种支承架支承转盘,消除了来自于瓶体上的光线干扰,压盘可以自由升降,且与转盘分开,结构更灵活。专利CN202720200U公开一种可见异物检测系统,该系统是基于灯检法原理,在偏振光下检查样品,消除人眼疲劳,采用仿人手动作的摆臂机构和液晶屏同步图像显示,实现异物检测。
机器视觉法是利用机器视觉技术模拟人工检测流程的自动灯检法,是一种成像技术。该技术是利用视觉成像系统获取待检样品的连续图像序列,通过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算法,实现液体中微粒杂质的自动检测和识别。该方法收集信息量大、处理速度快、可定量提取分析,达到对产品精度分级的目的,排除人为检测带来的疲劳等原因,造成检测质量存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主观因素,且可适应复杂的工业现场环境。但该方法检测精度取决于图像处理算法。
光阻法,也称为光遮挡法、光障碍法。其基本原理是激光束照射检测区域,微粒遮挡了激光束,使入射光的光强度减弱,从而产生电脉冲信号,在前向探测光强变化。根据液体中微粒粒径与电脉冲信号的幅值对应关系,实现异物杂质及其粒径大小信息检测。由光束衰减,以及检测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所引入的遮光干扰等,很容易导致可见异物的误检和漏检。
高光谱法,该方法是根据每种物质的光谱信息实现对物质的检测和分类问题。专利CN113095305A公开了一种医药异物高光谱分类检测方法。该方法是对医药异物高光谱图像,利用多项式平滑滤波抑制噪声,光谱波段聚类分组PCA降维,结合半监督LDA的特征提取方法用波段聚类分组PCA降维对预处理后图像进行降维处理,并通过半监督LDA提取光谱特征,通过二维Gabor滤波器提取空间特征,实现异物特征提取,再利用支持向量机实现检测识别。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干涉粒子成像技术的液体体系异物检测方法,尤其适合用于透明液体中透明异物的检测。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干涉粒子成像技术的液体体系异物检测方法,片状光束照射待测液体,在侧向散射角区域,成像系统接收待测液体散射光所形成的聚焦像或/和离焦像;
若视场中无光,则表明液体体系中无异物;
若视场中有图像,则表明液体体系中有异物。
优选地,检测是否包含异物和/或所包含异物的形状。
优选地,判断标准如下:
若在离焦像面形成条纹样的干涉图,
或/和,在聚焦像面形成两点像,则判断具有透明球形异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83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