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haoJi充电复用辅助供电控制导引电路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0038.1 | 申请日: | 202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6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萱;李旭玲;倪峰;李志刚;桑林;戴敏;金渊;程林;朱小强;张伟;叶建德;王可;何雪枫;董晨;马彦华;耿群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B60L53/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haoji 充电 辅助 供电 控制 导引 电路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ChaoJi充电复用辅助供电控制导引电路及控制方法,其电路包括ChaoJi供电设备和ChaoJi用电设备,在供电侧PE端和供电侧CC2端之间依次串联有电源Ua和开关Sa;用电侧CC2端连接有开关Sv和开关Sp,开关Sp和用电测PE端之间并联有控制器、用能负载和DC/DC转换器,控制器还通过开关Sv连接至用电侧CC2;DC/DC转换器与开关Sp之间还连接有DC/DC输出开关;DC/DC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至充电插座,充电插座上还连接有动力电池;本发明能够解决ChaoJi用电设备需要辅助电源启动供电的问题,为用电设备安全可靠充放电提供技术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ChaoJi充电复用辅助供电控制导引电路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新一代ChaoJi充电接口将现有国标GB/T 20234.3-2015直流充电接口的9针缩减至7针,去除了辅助电源A+和A-,优化了接口设计、减轻了接口重量、提高了用户体验。由于ChaoJi充电接口优势明显,除了电动汽车,其应用领域也逐步推向大功率重载车辆、电动飞行器等应用。但是ChaoJi用电设备从成本和应用考虑,可能需要外部辅助电源进行激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haoJi充电复用辅助供电控制导引电路及控制方法,从而解决ChaoJi用电设备需要辅助电源启动供电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ChaoJi充电复用辅助供电控制导引电路,包括ChaoJi供电设备和ChaoJi用电设备,所述ChaoJi供电设备和ChaoJi用电设备包括相互配合的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供电侧PE端和用电侧PE端、供电侧CC1端和用电侧CC1端、供电侧CC2端和用电侧CC2端;
所述供电侧PE端和供电侧CC2端之间依次串联有电源Ua和开关Sa;所述供电侧PE端和供电侧CC1端之间依次串联有电源U1、电阻R1和电阻R1′,所述电阻R1′上并联有开关S1,所述电阻R1′和供电侧CC1端之间设置有监测点1;
所述用电侧CC2端连接有开关Sv和开关Sp,所述开关Sp和用电测PE端之间并联有控制器、用能负载和DC/DC转换器,所述控制器还通过开关Sv连接至用电侧CC2;所述DC/DC转换器与开关Sp之间还连接有DC/DC输出开关;所述DC/DC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至充电插座,所述充电插座上还连接有动力电池;所述用电侧PE端和用电侧CC1端之间并联有电阻R4、电阻R4′和电阻R3′,所述电阻R4和电阻R4′一侧还分别串联有开关S2和开关S2′,所述电阻R3′和用电侧CC1端之间设置有监测点2;所述开关Sp与用电侧CC2端之间设置有监测点3。
可选的,所述供电侧PE端为PE针,所述用电侧PE端位于PE针匹配的插座;所述供电侧CC1端为CC1针,所述用电侧CC1端位于CC1针匹配的插座;所述供电侧CC2端为CC2针,所述用电侧CC2端位于CC2针匹配的插座。
可选的,所述供电侧PE端和供电侧CC2端之间还串联有电阻Rc。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基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ChaoJi充电复用辅助供电控制导引电路的控制方法,包括:
连接ChaoJi供电设备和ChaoJi用电设备;
获取监测点1的电压,并判断监测点1的电压是否处于预设范围A内,若是,则闭合开关Sa;
获取监测点3的电压,并判断监测点3的电压是否处于预设范围C内,若是,则激活用能负载和控制器;
闭合开关S2′,获取监测点1的电压,并判断监测点1的电压是否处于预设范围B中,若是,则闭合开关S1,ChaoJi供电设备和ChaoJi用电设备进行通信交互;若否,则不允许充电;
基于交互信息触发电源切换,闭合DC/DC输出开关,断开开关Sv和开关S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00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