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液压钳压接端子的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31558.4 | 申请日: | 202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4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磊;唐建坤;佘坤;胡俊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田春梅 |
地址: | 13006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液压 钳压接 端子 定位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液压钳压接端子的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包括液压钳工装,所述液压钳工装具有与液压钳头配合的液压钳头固定部;以及安装于所述液压钳工装一侧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平行于端子压接面,并与端子压接面接触以确保压痕垂直于端子压接面;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液压钳工装通过调节机构装配,且所述定位件通过所述调节机构调节相对于所述液压钳工装的位置。本发明的定位装置通过可以调节的定位件实现对不同规格的端子的定位,同时,利用液压钳固定部与液压钳头实现精准定位,这样可以避免因端子和导线人为误差造成端子与导线压接产生的虚接质量的隐患。该装置和方法压接效果定位可靠、操作方便、压痕唯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导线端子压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液压钳压接端子的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确保电器导线连接的安全可靠,电动液压钳压接导线端子在轨道车辆制造行业、输配电室工程等领域应用比较广泛,为适应操作环境位置和施工空间变换,压接端子采用手持、目测校正方式进行,但端子压痕位置随端子压接过程形变和操作者施工状态存在较大的差异,压痕位置出现偏移的问题端子只能剪断部分长度导线后重新压接,且重新压接端子造成导线标定长度缩短,影响后续设备接线的质量,带来风险隐含。此种压接方法一方面给导线压接标准、后续设备接线质量带来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废弃端子机导线造成生产制造成本的极大浪费。
现有技术中,端子压接主要分为三部分,参见图1和图2所示,分别为液压钳头13、下钳口9和上钳口12;其中,下钳口9和上钳口12都是通过液压钳头13固定,液压钳头13是以人手控制电动液压钳开关关断进行,液压管压力带动与液压钳头13连接的下钳口9和上钳口12对端子10和导线11挤压成型。最终端子10压痕既要保证端子与导线压接应力符合要求,还需要确保上下钳口压痕在X轴向在整个端子10压接面居中,在Y轴方向要与端子压接面垂直。
现有技术中的施工步骤为操作人员人手控制导线进入端子内直至导线观察孔清晰可见,导线芯溢出,预压上下钳口至端子压接面固定端子,同时,持续挤压导线确保导线在X轴方向符合1/2位置和Y轴方向与接线面垂直的要求。
而现有技术中的压接工艺的定位步骤主要包括:
第一,选配对应压接端子型号的上下钳口安装在液压钳头内,将导线绝缘皮端子深度剥好,操作者将剥好的裸导线推送至端子内直至导线观察孔清晰可见导线芯的溢出,端子根部与导线绝缘皮留有1-2mm的距离;
第二,将端子由X轴方向穿至液压钳头的上下钳口位置,操作者目测端子压接面与上下钳口X轴方向1/2位置、1/3位置、2/3位置,端子接线面与上下钳口Y轴方向垂直;
第三,操作者操作液压钳电动按钮,直至上下钳口压接导线至压力值自动松开。
经过仔细研究既有技术中的定位工艺,既有技术中的定位工艺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在压接定位中需要操作者持续施加端子和导线X轴向应力,确保端子和裸导线在X轴方向符合端子压接面与上下钳口X轴方向1/2位置、1/3位置、2/3位置符合工艺要求,同时要确保压接面与Y轴保持垂直要求,对员工技能水平要求高,很难实现精准定位。
2、如预先将端子固定在上下钳口工艺位置,再插入裸导线极易造成导线线芯出现毛刺和窝芯问题,给压接端子质量带来质量隐患。
3、压接过程造成端子和裸导线出现形变,造成压接位置位移,仅靠人力无法满足工艺要求,造成压接端子成型质量合格率低。
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电动液压钳压接端子的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15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水质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食用安全的樟树籽仁油的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