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儿童胶囊自动封口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2106.8 | 申请日: | 202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4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永娴 |
主分类号: | B65B61/06 | 分类号: | B65B61/06;B65B51/10;B65B61/28;B65B43/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儿童 胶囊 自动 封口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口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儿童胶囊自动封口设备。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要通过加热棒对铝板进行加热,且塑料薄膜不会因为铝板的高温度而被烫坏的医用儿童胶囊自动封口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医用儿童胶囊自动封口设备,包括:底板,其上连接有支撑架;机盖,其连接在支撑架上;齿盘,其转动式地连接在支撑架上;活动块,其沿周连接在齿盘上;第一固定杆,其连接在支撑架上;压杆,其连接在第一固定杆上;滚轴,其转动式地连接在第一固定杆上。通过动力机构和下压机构从而不需要通过加热棒对铝板进行加热,且塑料薄膜不会因为铝板的高温度而被烫坏,提高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口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儿童胶囊自动封口设备。
背景技术
胶囊一般用于装食道和胃粘膜有刺激性的粉末或颗粒,或口感不好、易于挥发、在口腔中易被唾液分解,以及易吸入气管的药,而胶囊必须将其封口,防止氧化变软后药物变质,从而影响药效,对胶囊进行封口时,常是将胶囊在铝板内放好,通过加热棒对铝板进行加热,然后将铝板直接作用于塑料薄膜上,在这种情况下塑料薄膜很容易因为铝板的高温度而被烫坏,从而影响封口效果。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不需要通过加热棒对铝板进行加热,然后将铝板直接作用于塑料薄膜上,塑料薄膜不会因为铝板的高温度而被烫坏的医用儿童胶囊自动封口设备。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传统的封口设备均是通过加热棒对铝板进行加热,然后将铝板直接作用于塑料薄膜上,塑料薄膜很容易因为铝板的高温度而被烫坏,影响封口效果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要通过加热棒对铝板进行加热,且塑料薄膜不会因为铝板的高温度而被烫坏的医用儿童胶囊自动封口设备。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医用儿童胶囊自动封口设备,包括:底板,其上连接有支撑架;机盖,其连接在支撑架上;齿盘,其转动式地连接在支撑架上;活动块,其沿周向连接在齿盘上;第一固定杆,其连接在支撑架上;压杆,其连接在第一固定杆上;滚轴,其转动式地连接在第一固定杆上;旋块,其螺纹式地连接在第一固定杆上;动力机构,其连接在支撑架上;下压机构,其连接在支撑架上。
优选地,动力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其连接在支撑架上;伺服电机,其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一全齿轮,其转动式地连接在伺服电机输出轴与第一支撑柱上,齿盘与第一全齿轮配合;第一支撑柱,其连接在支撑架上。
优选地,下压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杆,其连接在支撑架上;丝杆,其连接在支撑架上;切割板,其连接在第二固定杆与丝杆上;齿条,其沿周连接在齿盘上;第二全齿轮,其连接在丝杆上;第一棘齿轮,其连接在丝杆上;棘爪,其转动式地连接在第二支撑柱上,棘爪与第一棘齿轮配合;第一扭簧,其连接在棘爪与第二支撑柱上;手柄,其连接在棘爪上;发条,其连接在丝杆上;第二支撑柱,其连接在支撑架上。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一下料机构,第一下料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板,其连接在支撑架上;第一储料框,其连接在第二支撑板上;第三支撑板,其连接在第一储料框上;活动杆,其连接在第三支撑板与第一储料框上;支撑杆,其连接在第一储料框上;转板,其连接在支撑杆与第一储料框上;弹簧,其套设在转板与第一储料框上;滑杆,其连接在第一储料框上。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二下料机构,第二下料机构包括:第四支撑板,其连接在支撑架上;第二储料框,其连接在第四支撑板上;第五支撑板,其连接在切割板上;棘条,其连接在第五支撑板上;第一转轴,其连接在第二储料框上;第二棘齿轮,其连接在第一转轴上;第二扭簧,其连接在第一转轴与第二储料框上。
优选地,还包括有收集机构,收集机构包括:支撑块,其连接在第一固定杆上;第三全齿轮,其连接在第三转轴上,第三全齿轮与齿条配合;锥齿轮,其连接在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之间,两个锥齿轮相互配合;传动组件,其连接在第二转轴与滚轴之间;第二转轴,其转动式地连接在支撑块上;第三转轴,其连接在支撑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永娴,未经陈永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21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