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器和空调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2771.7 | 申请日: | 202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3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卢杏斌;胡海利;岳清学;王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F28F9/2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许柱山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空调设备 | ||
本公开提供一种换热器和空调设备。其中,换热器包括:立式壳体,其顶部设有冷媒入口,且内部上下分别形成降膜区和满液区;降膜区换热盘管,盘设在降膜区内;满液区换热盘管,盘设在满液区内;以及内筒体,悬设在立式壳体内,其顶端与立式壳体的顶部连接,底端悬空设置在满液区之上;其中,降膜区换热盘管设置在内筒体外,立式壳体的顶部设有与内筒体顶端相通的冷媒出气口,内筒体的底端与降膜区相通。采用降膜蒸发相变换热,换热效率高,而且在换热器内设置内筒体,当作气态冷媒排出通道,使得气体从换热器上方排出,由于重力势差的作用,大大降低了吸气带液现象的出现。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和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水平管降膜蒸发器作为一种新型高效节能设备,以其冷媒充注量小、静液压差小、换热效率高以及回油方便等优点正逐渐地取代满液式蒸发器。不同于满液式蒸发器,降膜蒸发器需要通过布液器,均液板等装置使液态冷媒在换热管外铺展均匀,才能避免干斑的产生保证传热效率。同时,常用的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置有满液区,在机组运行时蒸发器内保持一定的液位。由于降膜区的存在使得气态冷媒流出换热器的通道截面积大大减小,使得气态冷媒流速增大,因此也容易夹带液体至出口导致吸气带液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水平管降膜蒸发器小型化设计后变得更加明显。壳体减小使得气体流道进一步缩减,加上竖直方向距离的缩短削弱了重力势差,增加了吸气带液的风险。液态冷媒流量的减小使得换热管表面更容易产生干斑,布液更加困难。再加上管内载冷剂(一般为水)流速的降低,传热性能会进一步恶化。因此,目前行业内水平壳管蒸发器(包括降膜式与满液式)最低只能做到100RT左右,对于较小冷量的机组并不适用。因此这些机组只能使用能效更低的干式蒸发器或套管换热器。
发明内容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相关技术中存在换热能效不高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和空调设备,能够提高换热能效。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
立式壳体,其顶部设有冷媒入口,且内部上下分别形成降膜区和满液区;
降膜区换热盘管,盘设在降膜区内;
满液区换热盘管,盘设在满液区内;以及
内筒体,悬设在立式壳体内,其顶端与立式壳体的顶部连接,底端悬空设置在满液区之上;
其中,降膜区换热盘管设置在内筒体外,立式壳体的顶部设有与内筒体顶端相通的冷媒出气口,内筒体的底端与降膜区相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筒体位于立式壳体内的中央,降膜区换热盘管盘设在内筒体外,内筒体底端的高度位置低于降膜区的顶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筒体底端的高度位置低于降膜区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满液区换热盘管盘设在立式壳体内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内筒体的U型管,U型管的一端设有与内筒体顶端相通的进气口,另一端被配置为冷媒出气口,U型管的底部形成有进液孔,进液孔位于满液区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筒体的底部设有排气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降膜区包括上下设置的上降膜区和下降膜区,降膜区换热盘管包括分别设置在上降膜区和下降膜区的降膜区换热上盘管和降膜区换热下盘管,降膜区换热上盘管的内外层数大于降膜区换热下盘管的内外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降膜区换热上盘管和降膜区换热下盘管之间的均液盘,均液盘上形成有多个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27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吸运动追踪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彩建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