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机用快换接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2888.5 | 申请日: | 202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1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高巧明;向浩;许鹏;赵鹏飞;曾俊豪;韦增健;罗悦洋;李宗鹏;糜泽荣;吕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D1/04 | 分类号: | F16D1/04;A01B7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周晟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机 用快换 接口 装置 | ||
1.一种农机用快换接口装置,包括缸体(1)、动力键轴(2)、PTO键轴(3)、拨动机构、动力传动套筒(4)、PTO传动套筒(5);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缸体(1)设于动力机构上,动力机构的动力轴(6)和PTO轴(7)的输出端置于缸体(1)内,缸体(1)内设置有动力键轴(2)、PTO键轴(3)、拨动机构、动力传动套筒(4)、PTO传动套筒(5);
所述的动力键轴(2)和PTO键轴(3)分别与动力轴(6)和PTO轴(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动力键轴(2)、PTO键轴(3)、动力轴(6)、PTO轴(7)的轴向平行于缸体(1)的轴向;
所述的动力传动套筒(4)和PTO传动套筒(5)内圆面分别为对应动力键轴(2)和PTO键轴(3)的键槽结构;
所述的拨动机构安装于缸体(1)侧壁上,通过拔叉(8)分别与动力传动套筒(4)、PTO传动套筒(5)连接,能够通过拨动拔叉(8)带动动力传动套筒(4)、PTO传动套筒(5)沿动力键轴(2)、PTO键轴(3)滑动,与农机功能模块上的键轴连接驱动其工作或者断开与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机用快换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拨动机构包括转轴Ⅰ(9)、转轴套筒(10)、连杆Ⅰ(11)、连杆Ⅱ(12)、导向滑杆(13)、滑块(14);
所述的导向滑杆(13)的一端固定设于传动轴端盖(15)上,另一端与支架(16)连接,所述的支架(16)安装于缸体(1)的内壁上;
所述的滑块(14)设于导向滑杆(13)上,能够沿导向滑杆(13)滑动,滑块(14)与拔叉(8)固定连接;
所述的缸体(1)侧壁上设有转轴套筒孔(18),所述的转轴套筒(10)固定设于转轴套筒孔(18)内,所述的转轴Ⅰ(9)设于转轴套筒(10)内,能够相对于转轴套筒(10)滑动;所述的转轴Ⅰ(9)沿径向设置,转轴Ⅰ(9)的上端伸出缸体(1)之外,下端伸入缸体(1)之内;所述的转轴Ⅰ(9)的上端与手柄(19)连接;
所述的连杆Ⅰ(11)的一端通过轴套与转轴Ⅰ(9)转动连接,连杆Ⅰ(11)的另一端通过轴套与连杆Ⅱ(12)一端上的转轴Ⅱ(20)转动连接,连杆Ⅱ(12)另一端通过轴套与滑块(14)上的转轴Ⅲ(21)转动连接;所述的转轴Ⅰ(9)、转轴Ⅱ(20)、转轴Ⅲ(21)的轴向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机用快换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动力传动套筒(4)和PTO传动套筒(5)的外圆面上设有环槽(22),所述的拔叉(8)两端上分别设有对应环槽(22)的半圆形插片(23),拔叉(8)两端分别通过半圆形插片(23)插入动力传动套筒(4)和PTO传动套筒(5)的环槽(22)中,能够带动动力传动套筒(4)和PTO传动套筒(5)沿导向滑杆(13)滑动,同时不会影响动力传动套筒(4)和PTO传动套筒(5)的转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机用快换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套筒(10)靠近缸体(1)外的一侧上设有150度的凹槽(24),所述的转动手柄(19)与转轴套筒(10)接触的一端上对应设有60度的凸块(25),限制手柄(19)只能在90度范围内转动;
手柄(19)向远离传动轴端盖(15)方向转动到极限时,连杆Ⅰ(11)和连杆Ⅱ(12)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平行于动力键轴(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机用快换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Ⅰ(9)上端设有连接键(26),所述的手柄(19)连接部设有键槽,通过键槽与连接键(26)配合,能即时拆卸或者装配于转轴Ⅰ(9)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机用快换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导引部件,所述的导引部件包括锥销(27)、连接板(28),所述的连接板(28)设于缸体(1)外圆面的末端,连接板(28)上设有导引孔,所述的锥销(27)设于需要连接的农用功能模块(29)上的安装板(30)上,对应导引孔设置,用于保证动力机构和农用功能模块(29)的PTO轴与动力轴同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288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