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式流量放大器及液压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2922.9 | 申请日: | 202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3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余弦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达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3/00 | 分类号: | F15B3/00;F15B11/042;F15B11/08;F15B13/04;B30B15/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流量 放大器 液压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式流量放大器,其包括第一换向阀、第一梭阀、流量放大缸和供油油路;还公开了一种液压缸,其包括液压缸、压力油供油装置和上述中的连续式流量放大器。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具有密封性好的优点,减小液压油的泄漏,总体能量损失小,有效降低能耗,到提高密封性,能够选用密封等级较低、价格更为廉价的液压系统元件,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降低了出现故障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实现了多种不同的工作状态,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状态,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起到提高适用性和生产效率的作用。实现增大输出流量的效果,达到了高效、密封性好、稳定可靠且成本较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量放大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式流量放大器及液压机。
背景技术
在液压传动领域中,为提高工作效率,执行机构通常需要在无负载或低负载时快速运动,如大型液压机常见的快速回程动作和大行程低压加压动作等。为了满足某一时间段较长的系统大流量需求,通常情况下采用的解决方法是配置更大排量或更多的液压泵、配置大量蓄能器和采用增压器反向加压等,由此会造成液压系统成本高。蓄能器充满压力油需要一定的时间,蓄能器释放压力油时间短暂,过程不可控,需要增压额外的节流措施才能控制流量,节流又造成了系统的能量损失。增压器的反向加压由于行程限制只能满足一小段的低压大流量液压油供给。由此,如何低成本、连续且高效的满足系统对低压大流量工况对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和节约能源有重要意义。
公告号为CN102588578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具有流量增大的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其包括发动机驱动的主泵以及电动马达驱动的辅助泵,所述发动机驱动的泵用于提供液压流体的第一供给;所述电动马达驱动的泵用于提供液压流体的第二供给。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被设置成在下游与所述发动机驱动的泵流体连通,并且构造成允许所述液压流体的第一供给从所述发动机驱动的泵流动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被设置成在下游与所述电动马达驱动的泵流体连通,并且构造成允许所述液压流体的第二供给从所述电动马达驱动的泵流动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通过控制发动机驱动的主泵和电动马达驱动的辅助泵分别工作,实现了调节液压系统流量的功能,起到增大流量的效果。通过增加泵和电机的方式虽然实现了增大流量的效果,增加泵和电机后还需要增加与之配套密封件,导致制造成本增加,并且密封性也会受到影响。故现有技术需要一种高效、密封性好、稳定可靠且成本较低的流量放大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式流量放大器,其包括第一换向阀、第一梭阀、流量放大缸和供油油路,还提供一种液压缸,其包括液压缸、压力油供油装置和上述中的连续式流量放大器,该连续式流量放大器具有高效、密封性好、稳定可靠且成本较低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连续式流量放大器,包括第一换向阀和第一梭阀,还包括流量放大缸和供油油路,所述流量放大缸包括壳体、第一主动杆、第二主动杆和从动活塞,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油腔、第二油腔、第三油腔和第四油腔,所述从动活塞分别与第一主动杆和第二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动杆、第二主动杆和从动活塞可滑动的安装在壳体内,所述第二油腔和第三油腔分别位于从动活塞滑动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主动杆伸入第一油腔内,所述第二主动杆伸入第四油腔内,所述第一油腔和第四油腔分别与第一换向阀连通,所述供油油路分别与第二油腔和第三油腔连通,所述第二油腔和第三油腔分别与第一梭阀的2个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设有压力油连接端,所述第一梭阀设有出油端。通过这样的设置:液压油通过压力油连接端和换向阀流动到第一油腔内,第一油腔内的液压油推动第一主动杆移动,第一主动杆带动从动活塞和第二主动杆向远离第一油腔的方向移动,从动活塞在移动过程中推动第三油腔内的液压油通过第一梭阀和出油端排出。实现增大输出流量的效果,达到了高效、密封性好、稳定可靠且成本较低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达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达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29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