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锰铜分流器生产用冲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32954.9 | 申请日: | 202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2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兵;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京沂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34 | 分类号: | B21D28/34;B21D28/24;B21D43/02;B21D43/12;B21D45/02;B21D43/2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贾凤仪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流器 生产 冲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锰铜分流器生产用冲压装置,包括锰铜分流器冲压设备,锰铜分流器冲压设备包括导向平台、输送机构、同步移动夹取器、冲压机构、下料口和自动化下料排列机构,导向平台的中部开设有腔道且两侧形成有两组侧板,输送机构分设有两组且对称安装于两组侧板之间,两组输送机构之间均匀安装有若干组同步移动夹取器,同步移动夹取器由驱动电机、U型托板和抬升式夹取机构组成,驱动电机分设有两组且对称安装于两组输送机构上,两组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U型托板相连接。本发明设计的锰铜分流器冲孔的冲压设备采用全自动化的运作方式,无需人为进行辅助操作,大大提高了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以及冲孔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锰铜分流器冲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锰铜分流器生产用冲压装置。
背景技术
锰铜是一种精密电阻合金,通常以线材供应,也有少量的板、带材,在各类仪器仪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同时,该材料又是一种超高压力敏感材料,测压上限可高达500Pa。锰铜具有良好的压阻效应广泛应用于爆轰、高速撞击、动态断裂、新材料合成等高温高压环境的压力测量。锰铜的电阻变化与外界压力近似为线性函数关系(即压阻系数K近为常数),且电阻温度系数小,通过由锰铜作为敏感元件制成的传感器,就可实现将动态高压下的压力测量转化为对锰铜电阻变化的测量,锰铜分流器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专门的冲压设备进行冲孔处理。
然而,现有的锰铜分流器的冲压方式存在以下的问题:(1)现有的用于锰铜分流器的冲压设备在对分流器输送冲压的过程中,由于机体的振动容易导致冲孔发生偏移,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导致产品不合格;(2)冲孔完毕后需要人为对锰铜分流器进行下料并排列整齐,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不高,缺乏自动下料和码垛排列的机构。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锰铜分流器生产用冲压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用于锰铜分流器的冲压设备在对分流器输送冲压的过程中,由于机体的振动容易导致冲孔发生偏移,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导致产品不合格而冲孔完毕后需要人为对锰铜分流器进行下料并排列整齐,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不高,缺乏自动下料和码垛排列的机构,这一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锰铜分流器生产用冲压装置,包括锰铜分流器冲压设备,锰铜分流器冲压设备包括导向平台、输送机构、同步移动夹取器、冲压机构、下料口和自动化下料排列机构,所述导向平台的中部开设有腔道且两侧形成有两组侧板,所述输送机构分设有两组且对称安装于两组侧板之间,两组所述输送机构之间均匀安装有若干组同步移动夹取器,所述同步移动夹取器由驱动电机、U型托板和抬升式夹取机构组成,所述驱动电机分设有两组且对称安装于两组输送机构上,两组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U型托板相连接,所述U型托板位于腔道内,所述抬升式夹取机构安装于U型托板上,所述冲压机构安装于导向平台的末端且包括两组基板和安装于两组基板上的冲压板一、冲压板二,两组所述基板上均安装有推动器,两组所述推动器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冲压板一、冲压板二相连接,所述下料口开设于腔道的末端,所述自动化下料排列机构安装于下料口的正下方,所述锰铜分流器冲压设备通过线路连接有PLC控制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套嵌于侧板上的传送带和对称安装于传送带两端的驱动轮,两组所述驱动轮安装于侧板的端部且位于传送带的拐角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抬升式夹取机构包括电动推杆一和安装于电动推杆一顶部的夹取杆,所述夹取杆为两段式结构且从下到上分别为立杆和夹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杆的上端开设有夹取口,所述夹取口的两侧采用金属弹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组所述推动器均包括液压缸和安装于液压缸动力输出端的连接杆,两组所述连接杆的外端分别与冲压板一、冲压板二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京沂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京沂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29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