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改进相位差算法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33005.2 | 申请日: | 202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0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常欢;忻向军;高然;姚海鹏;张琦;周思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北邮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6/06 | 分类号: | G02B26/06;G01J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陈红桥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武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改进 相位差 算法 自适应 光学系统 | ||
1.一种基于改进相位差算法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畸变的复用光束并使用解复用器将信息光束与探针光束解复用,所述接收模块包括偏振分光棱镜;
自适应光学模块,所述自适应光学模块用于探测所述探针光束的波前畸变,并采用改进相位差算法计算所述探针光束传输过程中的畸变相位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畸变相位信息对所述信息光束进行校正,其中,所述信息光束为透射光,所述探针光束为反射光,所述自适应光学模块包括:
傅里叶透镜,所述傅里叶透镜设置在所述偏振分光棱镜的反射光路后方,用于对所述探针光束进行傅里叶变换;
CCD相机,所述CCD相机设置在所述傅里叶透镜后方激光光路,用于接收所述探针光束在后焦面、前离焦面和后离焦面的强度分布;
波前控制器,所述波前控制器与所述CCD相机相连,所述波前控制器用于利用所述改进相位差算法并根据所述CCD相机接收到的所述探针光束在后焦面、前离焦面和后离焦面的强度分布计算所述探针光束传输过程中的畸变相位信息;
波前校正器,所述波前校正器与所述波前控制器相连,所述波前矫正器用于根据所述畸变相位信息对所述信息光束进行校正;其中,所述波前控制器具体用于:
设置前焦面初始光场复振幅分布;
对所述前焦面初始光场复振幅分布进行傅里叶变换以获取第一后焦面光场复振幅分布,并将所述第一后焦面光场复振幅分布的相位信息与所述CCD相机接收到的所述探针光束在后焦面的强度分布相结合以获取第二后焦面光场复振幅分布;
对所述第二后焦面光场复振幅分布进行光场变换以获取第一前离焦面光场复振幅分布,并将所述第一前离焦面光场复振幅分布的相位信息与所述CCD相机接收到的所述探针光束在前离焦面的强度分布相结合以获取第二前离焦面光场复振幅分布;
对所述第二前离焦面光场复振幅分布进行光场变换以获取第三后焦面光场复振幅分布,并将所述第三后焦面光场复振幅分布的相位信息与所述CCD相机接收到的所述探针光束在所述后焦面的强度分布相结合以获取第四后焦面光场复振幅分布;
对所述第四后焦面光场复振幅分布进行光场变换以获取第一后离焦面光场复振幅分布,并将所述第一后离焦面光场复振幅分布的相位信息与所述CCD相机接收到的所述探针光束在后离焦面的强度分布相结合以获取第二后离焦面光场复振幅分布;
对所述第二后离焦面光场复振幅分布进行光场变换以获取第五后焦面光场复振幅分布,并将所述第五后焦面光场复振幅分布的相位信息与所述CCD相机接收到的所述探针光束在所述后焦面的强度分布相结合以获取第六后焦面光场复振幅分布;
对所述第六后焦面光场复振幅分布进行傅里叶逆变换以获取第一前焦面光场复振幅分布;
根据所述第一前焦面光场复振幅分布获取下一次迭代所需的前焦面光场复振幅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北邮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常州北邮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30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探测模块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智能体一致性强化学习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