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和新能源消纳调度的电能生产单位推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3161.9 | 申请日: | 202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7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茂林;张加贝;孙恒一;王帮灿;马高权;宝君维;金美含;杨喆麟;吴滇宁;王睿琛;邢玉辉;杨怡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伍健聪 |
地址: | 6502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新能源 调度 电能 生产 单位 推荐 方法 | ||
1.一种基于区块链和新能源消纳调度的电能生产单位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日前调度计划信息发送至参与同一调度时间段电能调度的电能生产单位终端,使所述电能生产单位终端根据所述日前调度计划信息上报电能生产计划信息至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中;
根据发电类型、线路损耗和电能单位价值,对所述智能合约中的所述电能生产单位终端的电能生产计划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电能生产单位终端的综合评估值;所述综合评估值用于表征所述电能生产单位终端的电能调度优先级;
从所述电能生产单位终端中,筛选出所述综合评估值最大的目标电能生产单位终端,并将所述目标电能生产单位终端对应的目标电能生产单位信息推荐给对应的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发电类型、线路损耗和电能单位价值,对所述智能合约中的所述电能生产单位终端的电能生产计划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电能生产单位终端的综合评估值,包括:
根据发电类型、线路损耗和电能单位价值,对所述智能合约中的所述电能生产单位终端的电能生产计划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电能生产单位终端的发电类型评估值、输电损耗评估值和电能单位价值评估值;
获取所述发电类型评估值和第一权重的第一乘积、所述输电损耗评估值和第二权重的第二乘积,以及所述电能单位价值评估值和第三权重的第三乘积;
将所述第一乘积、所述第二乘积和所述第三乘积进行相加,得到所述电能生产单位终端的综合评估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生产单位终端的发电类型评估值通过下述方式得到:
获取所述发电类型对应的碳环保因子、发电性质权重、所述电能生产单位终端的当前发电量和总发电量的比值以及比值权重;
将所述碳环保因子和所述发电性质权重的乘积,以及所述比值与所述比值权重的乘积进行相加,得到所述电能生产单位终端的发电类型评估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生产单位终端的输电损耗评估值通过下述方式得到:
获取所述电能生产单位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电能调度次数和每一次电能调度的线损率;
根据所述电能生产单位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电能调度次数和每一次电能调度的线损率,计算得到所述电能生产单位终端的输电损耗评估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生产单位终端的电能单位价值评估值通过下述方式得到:
获取所述电能生产单位终端的电能单位价值和其他电能生产单位终端的电能单位价值;所述其他电能生产单位终端为参与同一调度时间段电能调度的电能生产单位终端中,除所述电能生产单位终端之外的终端;
根据所述电能生产单位终端的电能单位价值和所述其他电能生产单位终端的电能单位价值,计算得到所述电能生产单位终端的电能单位价值评估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电能生产单位终端中,筛选出所述综合评估值最大的目标电能生产单位终端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电能生产单位终端的综合评估值进行验证;
所述从所述电能生产单位终端中,筛选出所述综合评估值最大的目标电能生产单位终端,包括:
当对所述电能生产单位终端的综合评估值验证通过时,按照所述综合评估值,对所述电能生产单位终端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电能生产单位终端;
从所述排序后的电能生产单位终端中,筛选出所述综合评估值最大的电能生产单位终端,作为目标电能生产单位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昆明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316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氧化氢稳定剂
- 下一篇:无人驾驶扫地车工况自适应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