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余度的ARINC429总线控制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6811.5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3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郭保会;王宽;罗厚福;姚磊;王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高霖 |
地址: | 300308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余度 arinc429 总线 控制电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余度的ARINC429总线控制电路,包含主/备CPM模块、ARINC429通讯电路、ARINC429控制信号隔离切换电路、总线主备切换信号逻辑,主/备CPM模块实现ARINC429总线的控制功能与主备切换功能;ARINC429通讯电路实现总线通讯功能;ARINC429控制信号隔离切换电路将主/备CPM模块和ARINC429通讯电路进行隔离,总线主备切换信号逻辑电路使能ARINC429控制信号隔离切换电路中的主/备通道,实现双余度的ARINC429总线控制。本发明具备ARINC429总线控制信号隔离功能,高速隔离芯片不会对SPI等信号造成影响,具备使能功能可及时切换总线控制信号,解决了多个ARINC429通讯发送设备连接在同一总线上的余度切换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总线通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余度的ARINC429总线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ARINC429总线拓扑结构是点对点互联,总线上只允许有一个发送器,但可以有多个接收器,支持一发一收或一发多收的互联方式。
由于CPM模块采用了双余度设计,各余度CPM模块均需设计与交联设备交互ARINC429总线的功能。而目前多个ARINC429总线芯片HI-3593的发送端口不可直接连接在同一总线上,会导致总线阻抗不匹配,影响正常通讯功能。
采用模拟开关对ARINC429总线信号进行切换是常见的双余度控制方法,即ARINC429总线通讯电路为双余度,两路ARINC429发送端口通过模拟开关对外隔离,模拟开关通过控制模块的使能信号对主备两路ARINC429发送端口进行切换控制。但是模拟开关可靠性低、开关导通电阻较高,而ARINC429总线对外部阻抗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多个ARINC429通讯发送设备连接在同一总线上的余度切换问题,本发明设计的双余度ARINC429总线控制电路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双余度的ARINC429总线控制电路,包含主/备CPM模块、ARINC429通讯电路、ARINC429控制信号隔离切换电路、总线主备切换信号逻辑电路;
其特征在于,主/备CPM模块实现ARINC429总线的控制功能与主备切换功能;ARINC429通讯电路实现总线通讯功能;ARINC429控制信号隔离切换电路通过高速隔离芯片一方面将主/备CPM模块和ARINC429通讯电路进行隔离,另一方面实现主CPM模块与备CPM模块的信号切换;总线主备切换信号逻辑电路根据主/备CPM模块内部CPLD发来的主/备切换信号,使能ARINC429控制信号隔离切换电路中的主/备通道,实现双余度的ARINC429总线控制。
其特征在于,ARINC429通讯电路的ARINC429通讯芯片使用HI-3593。
其特征在于,ARINC429通讯芯片通过一路发送模块对外发送ARINC429总线信号,晶振频率为1MHz,HI-3593的SPI总线信号控制端、接收中断信号控制端、复位信号控制端、片选信号控制端分别与ARINC429控制信号隔离切换电路中相应端口相连。
其特征在于,ARINC429控制信号隔离切换电路中高速隔离芯片的SPI总线信号控制端、接收中断信号控制端、复位信号控制端、片选信号控制端,和高速隔离芯片的使能端,分别与主/备CPM模块的相应端口相连。
其特征在于,ARINC429控制信号隔离切换电路中高速隔离芯片的使能信号分别来自主CPM模块、备CPM模块及ARINC429总线主备切换信号逻辑电路。
其特征在于,ARINC429控制信号隔离切换电路中通过高速隔离芯片的使能端分别使能主通道和备通道。
其特征在于,ARINC429控制信号隔离切换电路中通过高速隔离芯片使用HRGD40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68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