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圈的自动化焊接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7809.X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2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云娣 |
主分类号: | B23K11/11 | 分类号: | B23K11/11;B23K11/31;B23K11/36;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9 广东省广州市坪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自动化 焊接设备 | ||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圈的自动化焊接设备。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对金属圈进行快速焊接提高生产效率、焊接过程自动对焊接边压实、焊接过程自动化程度高的金属圈的自动化焊接设备。技术方案:一种金属圈的自动化焊接设备,包括有加工板,加工板一侧设有脚架,加工板另一侧设有焊接模,加工板近焊接模一侧位置处设有两组支撑架;第一移动副,第一移动副分别设于支撑架上。本发明通过采用将金属圈套在焊接模上的方式,通过压紧装置的压实板对其焊接边进行压实,并通过点焊装置对其进行焊接的方式,能够使焊接过程中不需要人工操作,能够使人工的安全性得到保障,解放了人工的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圈的自动化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目前对金属圈进行焊接时,很多都是采用人工进行,即需要人工手持金属圈,并且还需要手持焊接机进行,或者将金属圈套在管件上进行焊接,但是采用这样的方式使得人工操作繁琐,速度慢效率低,并且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在焊接过程中还需要人工将金属圈的焊接边进行手动对接,然后在进行焊接,这样将使得金属圈的焊接整体度不够,即金属圈成品不圆,还需要后续加工,这样将会导致生产效率的进一步下降。
综上的缺点,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对金属圈进行快速焊接提高生产效率、焊接过程自动对焊接边压实、焊接过程自动化程度高的金属圈的自动化焊接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在对金属圈进行焊接的过程中存在焊接速度慢效率低、需要人工对焊接边进行压实、焊接过程自动化程度低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对金属圈进行快速焊接提高生产效率、焊接过程自动对焊接边压实、焊接过程自动化程度高的金属圈的自动化焊接设备。
技术方案:一种金属圈的自动化焊接设备,包括有加工板,加工板一侧设有脚架,加工板另一侧设有焊接模,加工板近焊接模一侧位置处设有两组支撑架;第一移动副,第一移动副分别设于支撑架上;压紧装置,压紧装置设于第一移动副的移动件之间,压紧装置用于对金属圈的焊接边进行压紧使其接触;点焊装置,点焊装置设于压紧装置之间,点焊装置用于对压紧后的金属圈焊接边进行点焊;安装板,安装板设于第一移动副的移动件之间远离焊接模一侧位置处,且第一移动副的移动件近安装板的另一侧位置处设有安装架;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于安装板和安装架之间,驱动装置与点焊装置配合,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点焊装置和压紧装置进行工作。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压紧装置包括有固定架,固定架设于第一移动副的移动件之间,固定架上设有第二移动副,第二移动副为带有两个移动件的结构,且第二移动副的两个移动件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压实板,压实板设于近焊接模的第二移动副的移动件上,第二移动副的另一个移动件上设有点焊装置。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点焊装置包括有第三移动副,第三移动副设于第一移动副的移动件远离第二移动副一侧位置处之间,第三移动副上设有第二弹性件;点焊机,点焊机设于第三移动副的移动件之间;推进架,推进架设于点焊机远离焊接模一侧位置处,且推进架与驱动装置配合。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驱动装置包括有转杆,转杆转动式设于安装架之间,转杆上设有凸轮,凸轮与推进架配合;减速电机,减速电机设于安装板上,减速电机输出轴与转杆之间设有带传动组件。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爬升装置,爬升装置包括有第四移动副,第四移动副设于加工板上远离焊接模的一侧位置处,且第四移动副为带有两个移动件的结构;丝杆副,丝杆副设于加工板上近第四移动副的一侧位置处,且丝杆副为带有两个移动件的结构,丝杆副为两段反螺纹的结构,丝杆副的移动件分别与第四移动副的移动件连接;支撑杆,支撑杆分别设于第四移动副的移动件上,且支撑杆近转杆一侧位置处均布有第五移动副,第五移动副上均设有第三弹性件,第五移动副的移动件上均设有爬升板;弧形架,弧形架设于转杆上,弧形架分别与相邻的爬升板接触。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抱持装置,抱持装置包括有立杆,立杆设于加工板近焊接模的两侧;夹持架,夹持架数量至少两组,夹持架转动式设于立杆上,且夹持架另一侧设有紧固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云娣,未经杨云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78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