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极片和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9876.5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0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刘科;彭冲;李俊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131;H01M4/133;H01M4/36;H01M4/485;H01M4/58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汤明明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极 锂离子电池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负极片和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第一活性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活性层上的第二活性层,所述第二活性层包括第二活性材料,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包括硬碳、钛酸锂、以及含有钛和铌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通过在第一活性层上设置锂离子脱嵌性能更高的第二活性层,便利锂离子在负极片中的快速穿插,这不仅能提升锂离子电池整体的充电速率,还能降低负极片表面的析锂风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及客户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均提出了较高要求。
目前,基于相关技术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在实际快充过程中,存在较高的析锂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极片和锂离子电池,用于解决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存在较高析锂风险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负极片,包括:
负极集流体,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第一活性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活性层上的第二活性层,所述第二活性层包括第二活性材料,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包括硬碳、钛酸锂、以及含有钛和铌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第二活性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2微米,且小于或等于5微米。
可选的,所述第二活性材料的D50粒径大于或等于0.1微米,且小于或等于0.8微米。
可选的,所述第二活性材料的D90粒径大于或等于1微米,且小于或等于3微米。
可选的,所述第一活性层包括第一活性材料,所述第一活性材料的D50粒径大于或等于5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0微米;所述第一活性材料的D90粒径大于或等于13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8微米。
可选的,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包括第二粘结剂;所述第二粘结剂在所述第二活性材料中的质量占比大于或等于0.12,且小于或等于0.6。
可选的,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包括第一粘结剂,所述第一粘结剂在所述第一活性材料中的质量占比大于或等于0.01,且小于或等于0.05。
可选的,所述第一活性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二活性层的厚度之和大于或等于35微米,且小于或等于70微米。
可选的,所述第一活性层包括第一活性材料,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包括石墨材料。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隔膜、电解质、包装外壳、以及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负极片。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负极片和锂离子电池,利用硬碳、钛酸锂、以及含有钛和铌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在第一活性层上形成第二活性层,使第二活性层的锂离子脱嵌性能高于第一活性层的锂离子脱嵌性能,以便利锂离子在负极片表面的快速穿插,这不仅能提升锂离子电池整体的充电速率,还能降低负极片表面的析锂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极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上述负极片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98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烘干房
- 下一篇:用于从流体贮存器排气的固定连接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