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4057.X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1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谷勤立;谢欢庆;郭艺凡;马宁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助畅运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刺装置,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穿刺装置,包括手柄、穿刺外壳盖、穿刺外壳、固定轴、侧翼锁定块、穿刺管、推拉杆、推线杆、长压簧、穿刺锥、侧翼和连接块;穿刺管设置在所述穿刺外壳的下端,侧翼锁定块设置在固定轴的中部,侧翼锁定块设置在穿刺外壳内而固定轴的两端伸出穿刺外壳外,推线杆设置在穿刺管内,推线杆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凹槽;推拉杆包括推拉杆本体,推拉杆本体设置在推线杆内并且推拉杆本体的上端与侧翼锁定块固定连接。本发明的穿刺装置可在腔镜下实现腹腔的穿刺,采用一把器械实现了穿刺和缝合的效果,而且操作方便,可简捷快速的实现筋膜缝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腔镜手术和胸腔镜手术作为微创外科主要治疗的手段之一,因其创伤小,恢复快,已得到广泛应用,在微创腹腔镜手术中,如需要在人体内进行手术或切除,手术过程中需要对人体腹腔内进行气腹,建立气腹是手术的重要操作过程,在气腹充足的情况下,腹腔与脏器之间的距离增大,扩展了手术视眼。
腔镜手术需要在患者腹部开孔,在腔镜观察下进行手术,手术后往往因为筋膜层很难缝合,导致疝气的发生,影响患者恢复。目前腹腔手术,通常是穿刺手术后将穿刺装置拔出,再将缝合装置插入腹腔进行缝合,即繁琐又增加了患者痛苦。现市场上用的腹腔镜穿刺气由穿刺针和穿刺套管组成,已经开发了穿刺缝合一体的穿刺缝合器,替代了穿刺器和筋膜闭合器两种器械来完成,但现有技术中的穿刺缝合器,其手术创口较大,而且缝合效果较差,不仅容易导致疝气的发生,影响患者恢复,而且由于操作较为复杂,不仅提高了手术难度,同时也使得手术时间延长,病人费用增加,同时增加了病人感染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刺装置。
本发明的穿刺装置,包括手柄、穿刺外壳盖、穿刺外壳、固定轴、侧翼锁定块、穿刺管、推拉杆、推线杆、长压簧、穿刺锥、侧翼和连接块;所述穿刺管设置在所述穿刺外壳的下端,所述侧翼锁定块设置在所述固定轴的中部,所述侧翼锁定块设置在所述穿刺外壳内而所述固定轴的两端伸出所述穿刺外壳外,所述推线杆设置在所述穿刺管内,所述推线杆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推拉杆包括推拉杆本体,所述推拉杆本体设置在所述推线杆内并且所述推拉杆本体的上端与所述侧翼锁定块固定连接。
其中,在所述穿刺外壳的下端与所述穿刺管之间设置有挡圈。
其中,所述固定轴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按钮,所述按钮通过压簧与所述固定轴的端部连接。
其中,所述推线杆的下端设置有两根推线针,所述两根推线针的上端平行设置,而所述两根推线针的下端交叉设置。
其中,所述推拉杆本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所述第二圈体位于所述第一圈体的下方,并且所述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垂直设置。
其中,所述穿刺外壳的上方设置有穿刺外壳盖。
其中,所述穿刺装置还包括位于侧翼锁定块两侧的压簧和按钮,所述固定轴将所述按钮、压簧、侧翼锁定块和推拉杆连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侧翼锁定块与所述穿刺外壳接触限位。
其中,所述长压簧设置在所述推线杆的下端与所述推拉杆的第一圈体之间。
其中,所述穿刺管的下端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推线针配合的连接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穿刺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助畅运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助畅运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40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