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类养殖投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45422.9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5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蔡建顺;杨扬;蔡春有;黄春仁;陈贞年;蔡金泉;蔡有森;蔡惠明;蔡四川;罗磊;蔡艺新;王景宝;蔡智怀;陈艺斌;陈猛猛;刘赐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陵水晨海种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80 | 分类号: | A01K61/8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吴挺俏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类 养殖 投料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养殖投料装置,包括设有浮漂的支架﹑分料机构﹑投料机构﹑抛料机构﹑遮挡板,支架上端设有支座,分料机构连接于支座下端,分料机构上设有分料管,分料管贯通支座;投料机构转动设于支座上,抛料机构转动设于分料管上并位于投料机构上方;通过在支架上设置投料机构和抛料机构,并依靠联动组件来实现投料机构转动水平投料时驱动抛料机构进行倾斜角度的抛料,并依靠遮挡板来实现对抛料的落点进行控制,以降低鱼饲料投至鱼塘的宽边方向,有效降低鱼饲料抛到岸上的问题出现,可实现对鱼塘的长边方向的抛投覆盖,有效增加鱼类养殖的投喂区域,提高主养品种的生长速度并调整其体型和体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类投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鱼类养殖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无论是淡水鱼或者海水鱼养殖,需求都在不断增加,这也给大规模养殖提供了条件;但是,采用大规模养殖需要的人力也相应的增加,特别是投喂鱼饲料的问题,人工投喂效率低且易造成饲料堆积的问题出现,鱼抢食问题严重,容易伤到个体,且易污染水质;因此,自动化投喂鱼饲料的方式越来越得到养殖户和企业的认可。现有技术的鱼类投料设备包括漂浮式和固定式,其中漂浮式投料设备的投喂范围更大,但是针对长方形鱼塘的话,由于投料方式均为水平旋转投喂,其形成的圆形投喂区域不能覆盖长方形鱼塘的长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类养殖投料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鱼类投料设备水平旋转投喂的形式不能覆盖长方形鱼塘的长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鱼类养殖投料装置,包括设有浮漂的支架﹑分料机构﹑投料机构﹑抛料机构﹑遮挡板以及收纳机构,所述支架上端设有支座,所述分料机构连接于所述支座下端,所述分料机构上设有分料管,所述分料管贯通所述支座;所述投料机构转动设于所述支座上,所述抛料机构转动设于所述分料管上并位于所述投料机构上方,所述抛料机构通过联动组件与所述投料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分料管上设有固定板,所述遮挡板设于所述固定板外圈上,所述收纳机构设于所述固定板一侧并与所述遮挡板滑动连接,以使所述收纳机构通过转动带动所述遮挡板升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分料机构包括分料桶﹑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以及分管,所述分料桶连接于所述支座的下方;所述分料桶通过隔板分割成投料区和抛料区,所述投料区通过贯通的直管穿过所述支座与所述投料机构连通;所述分料管与所述抛料区连通;所述第一进料管与所述投料区连通,所述第二进料管与所述抛料区连通,所述分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进料管和所述第二进料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料管和所述第二进料管以及所述分管上设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投料机构包括投料盘﹑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第一环形齿轮,所述直管与所述支座转动连接,所述投料盘与所述直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投料盘的上端与所述分料管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于所述支座一侧,所述第一环形齿轮设于所述投料盘的底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齿轮与所述第一环形齿轮啮合传动。
进一步地,所述抛料机构包括转盘﹑斗形抛料盘以及遮雨斗,所述转盘转动连接于所述分料管上,所述斗形抛料盘设于所述转盘上,所述分料管位于所述斗形抛料盘处设有出料口;所述遮雨斗连接于所述斗形抛料盘的外圈,所述遮雨斗的上端与所述分料管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主动环形齿轮﹑从动环形齿轮以及联动齿轮,所述主动环形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投料盘上端,所述从动环形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转盘下端,所述联动齿轮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转轴转动设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转轴两端的所述联动齿轮分别与所述主动环形齿轮和所述从动环形齿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遮挡板包括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所述第一遮挡板和所述第二遮挡板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板的两侧;所述第一遮挡板和所述第二遮挡板均包括上弧形板和下弧形板,所述上弧形板设有弧形凹槽,所述下弧形板设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位于所述弧形凹槽内,以使所述上弧形板转动设于所述下弧形板上;所述弧形凹槽和所述弧形凸起呈螺旋线结构,以使所述上弧形板通过在所述下弧形板上转动来进行升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陵水晨海种业有限公司,未经陵水晨海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54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