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铜棒表面防滑纹刻印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46366.0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7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徐特;张鹏;奚君华;邹本东;何专;张佳兵;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鹰潭盛发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10 | 分类号: | B23D79/10 |
代理公司: | 南昌合达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2 | 代理人: | 刘学涛 |
地址: | 33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铜 表面 防滑 刻印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滑纹刻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黄铜棒表面防滑纹刻印设备。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黄铜棒发生晃动的黄铜棒表面防滑纹刻印设备。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黄铜棒表面防滑纹刻印设备,包括有连接框、第一连接杆、螺母块、刮纹器和卡位机构等,连接框右侧上部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下部左侧设有螺母块,螺母块内侧螺纹式设有用于对黄铜棒进行刻印的刮纹器,刮纹器穿过第一连接杆的下部左侧,第一连接杆上设有用于防止刮纹器移动的卡位机构。本发明将黄铜棒放入螺纹连接管内,在夹紧杆的作用下,能够使夹紧杆将黄铜棒夹住,从而防止黄铜棒发生晃动,避免防滑纹刻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滑纹刻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黄铜棒表面防滑纹刻印设备。
背景技术
黄铜棒是用铜及锌的合金制造成的棒状物体,机械性能和耐磨性能都很好,可用于制造精密仪器、船舶的零件、枪炮的弹壳等,在黄铜棒表面刻印防滑纹能有效提高黄铜棒的防滑效果,方便人们拿取,在现有技术中,自动化的刻印黄铜棒设备较少,大部分都是人们手动使用刮纹器对黄铜棒进行刻印。
专利申请CN212760647U,公开日为20210323,公开了一种黄铜棒表面防滑纹刻印设备,涉及到刻印设备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侧面开设有三角形通孔滑槽,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框,所述底座的顶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本发明结构合理,通过传输设备把黄铜棒传输至加热板上,主动轮带动第二限位框往复运动,第二限位框带动方杆往复运动,方杆带动第三限位框移动,进而实现带动受力杆左右往复运动,通过加热板给待刻印的黄铜棒加热,从而提高其塑性,通过顶板的设计,能有效的隔开刻印和未刻印黄铜棒,防止了发生漏刻的现象。上述专利虽然能够自动对黄铜棒进行刻印,但是上述专利在对黄铜棒进行刻印时,黄铜棒容易发生晃动,导致黄铜棒上的防滑纹不平整。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能够防止黄铜棒发生晃动的黄铜棒表面防滑纹刻印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人们在使用现有的黄铜棒表面防滑纹刻印设备对黄铜棒进行刻印时,黄铜棒容易发生晃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黄铜棒发生晃动的黄铜棒表面防滑纹刻印设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
一种黄铜棒表面防滑纹刻印设备,包括有连接框、第一连接杆、螺母块、刮纹器、卡位机构、刮纹机构和旋转机构,连接框右侧上部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下部左侧设有螺母块,螺母块内侧螺纹式设有用于对黄铜棒进行刻印的刮纹器,刮纹器穿过第一连接杆的下部左侧,第一连接杆上设有用于防止刮纹器移动的卡位机构,连接框上设有用于防止黄铜棒晃动的刮纹机构,刮纹机构上设有用于将黄铜棒旋转的旋转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卡位机构包括有第二连接杆、滑动杆、第一弹簧、卡位杆、第二弹簧和空位杆,第一连接杆下部左侧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上部右侧滑动式设有滑动杆,滑动杆左侧与第二连接杆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滑动杆下侧滑动式设有卡位杆,卡位杆顶部与滑动杆之间设有第二弹簧,刮纹器右侧设有空位杆,卡位杆卡住空位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刮纹机构包括有螺母杆、螺纹连接杆、第三连接杆、螺纹连接管、螺母带动框、夹紧杆、第一带动杆和第三弹簧,连接框右侧上部设有螺母杆,螺母杆上部左侧螺纹式设有螺纹连接杆,螺纹连接杆下侧设有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下部左侧设有螺纹连接管,螺纹连接管上侧螺纹式设有螺母带动框,螺母带动框上侧与第三连接杆滑动式连接,螺纹连接管外侧下部均匀间隔滑动式设有三个夹紧杆,夹紧杆外侧均设有第一带动杆,第一带动杆内侧下部与螺纹连接管之间均设有第三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旋转机构包括有电机、固定环、第一直齿轮、旋转环和第二直齿轮,连接框内顶部设有电机,电机右侧中间设有开关,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母杆转动式连接,螺母杆上部中间设有固定环,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直齿轮,固定环左侧转动式设有旋转环,旋转环与螺纹连接杆滑动式连接,旋转环下侧设有第二直齿轮,第二直齿轮与第一直齿轮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鹰潭盛发铜业有限公司,未经鹰潭盛发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63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