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术内生真菌、发酵产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46991.5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6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朱波;秦路平;何玟叶;张轲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N63/30;A01P3/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术 真菌 发酵 产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术内生真菌、发酵产物及其应用,该内生真菌于2021年4月9日保藏于保藏单位为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分类命名为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AM569,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947,发酵产物是通过PDB液体培养基发酵提纯得到。本发明同时发明公开了发酵产物的用途:AM569的液体发酵产物能抑制白术根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和半裸镰刀菌的生长,抑菌率均为100%,达到了完全抑制的效果,同时能显著增强白术对根腐病的抗性,降低白术病情指数82.16%。本发明的发酵产物对白术根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为白术根茎类病害的生物防治领域带来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防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白术内生真菌及其发酵产物在抑制白术根腐病病原菌生长和/或增强白术对根腐病的抗性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中药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具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用于脾虚食少,痰饮眩悸,腹胀泄泻,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术具有保肝,调节胃肠运动、调节便秘、调节溃疡性急肠炎、调节免疫功能、调节脂代谢,抗炎抗肿瘤,降血糖等作用。
根腐病是白术栽培生产中最主要的土传性病害之一,危害严重,是白术生产种植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白术根腐病病原菌为复合性病原菌,主要为镰刀菌属真菌,包括尖孢镰刀菌 (Fusarium oxysporum)、半裸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等。目前,在栽培管理中白术根腐病主要依靠化学农药防治,易导致环境污染、农药残留以及产生抗药性等问题。
内生真菌是指生活史的某一个阶段能侵染定殖在健康植物组织内部,并且不会引起宿主植物明显病症的一类真菌。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植物体内都存在着植物内生真菌,植物内生真菌与宿主植物协同进化,互惠共生。植物内生真菌往往对植物病原菌具有一定拮抗作用,如有学者研究发现苦参内生真菌BS001(Aspergillu terreus)菌株对产气肠细菌和黄瓜枯萎病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BS001菌株发酵液中的抗菌活性物质能抑制黄瓜枯萎病菌丝的生长,同时抑制孢子萌发,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合成梭甲基纤维素酶有抑制作用,并且可以使细胞膜结构受损,从而能很好的抑制黄瓜枯萎病。从丹参中分离筛选得到的拟茎点霉属真菌Phomopsis sp.S4,其发酵液提取物对稻瘟病菌丝的细胞壁造成了破坏,从而干扰了菌丝正常的生理功能,进而抑制了稻瘟病菌的生长。因此,植物内生真菌发酵产物是植物病害防控技术领域重要资源。
但是,关于白术内生真菌发酵产物抑制白术根腐病病原菌生长和/或增强白术对根腐病的抗性作用目前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白术内生真菌、发酵产物及其在抑制白术根腐病病原菌生长和/或增强白术对根腐病的抗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植物内生真菌,所述内生真菌是从菊科苍术属植物白术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活体中采用内生真菌分离纯化技术分离获得的,命名为拟茎点霉菌AM569(Phomopsis sp.)。该菌株已保藏,菌株保藏号为CGMCCNo.21947,保藏日期为2021年4月9日,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邮编为100101。
本发明所述的内生真菌的固体培养特征为:
在土豆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26℃黑暗培养,菌株生长速度较快,菌落呈灰白色,菌体短绒毛状,中心白色菌丝稍多,绒毛状明显,外圈菌丝多灰色,贴板生长,菌丝直径2.1~6.5 μm,菌丝有明显分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69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