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水清淤底泥的低成本干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47425.6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83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武海鹏;常留红;江世勇;田承宇;刘望明;袁卓;章富君;何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3/00 | 分类号: | B28B3/00;B28B3/20;B28B11/24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何文红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水 清淤 低成本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水清淤底泥的低成本干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脱水清淤底泥制成黏土砖砖坯并固定在网状稳定盒内,进而将固定有黏土砖砖坯的网状稳定盒堆积成通风墙体进行风干,完成对脱水清淤底泥的干化处理。本发明低成本干化方法,将脱水清淤底泥制成黏土砖砖坯并固定在网状稳定盒内,在能够有效避免脱砖坯粉碎的前提下也能确保砖坯与外界的充分接触,能够加速砖坯中的水分蒸发,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高效风干,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干化速度快、干化效果好等优点,在无需辅助加热的条件下,也能够实现对脱水清淤底泥的快速干化,对于实现脱水清淤底泥的减量化、资源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具有重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淤底泥处置的方法,具体是涉及到一种脱水清淤底泥的低成本干化方法。
背景技术
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由于雨水冲刷沿岸、大气沉降等自然现象,形成了底部沉积物。沉积物分为有机颗粒与无机颗粒,由于沉淀、吸附、累积的富集效应,水体中沉积物的浓度往往高于其上覆水体。底泥与上覆水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吸收与释放的动态平衡,当水体中的污染物质浓度增大时,底泥对污染物的吸收量就变大;当水体中的污染物质浓度减小时,底泥会向水体中释放污染物,以维持动态平衡。另外,若底泥上覆水体的流速、温度、pH值等条件发生变化,底泥中的污染物质极易重新释放进入水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底泥是水体中不可忽略的内源污染。
控制内源污染的方法,一般采取原位处理与异位处理。原位处理技术是指将受污染底泥留在水体中,切断其与上覆水体的污染物质交换,如原位覆盖技术,将受污染的底泥表面覆盖一层或多层清洁的覆盖物,隔绝底泥与上覆水体的污染物质交换,阻止底泥中的污染物质向水体释放。异位处理是将受污染的底泥通过机械的方法,将其从水体中取出后再加以处理,如清淤。清淤是迄今为止最彻底的去除湖库内源污染的方式。清淤旨在去除湖库水体中的污染底泥,降低污染负荷,并为河流、湖泊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创造条件。但清淤会产生大量的清淤底泥需要进行安全处置及资源化利用。
近些年,我国每年产生的清淤底泥数量巨大,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清淤底泥含水率高,含有大量重金属、氮、磷、有机物、病毒等各种污染物质。疏浚泥浆的土质成分一般以细颗粒粉质粘土居多,在自然条件下不易脱水干化,如遇降水较多的气候,则5-10年后疏浚土都无法达到承载力要求,疏浚堆场无法重复利用,堆场土地被长期占用,导致疏浚工程占地压力较大,严重影响大规模疏浚工程的开展。如何将环保疏浚底泥减量化,即进行快速脱水干化,已成为制约底泥环保疏浚工程广泛开展的关键因素。
目前,大规模应用的清淤底泥脱水技术主要是机械脱水(包括离心脱水、板框压滤脱水、带式压滤脱水、螺旋压滤脱水等)和土工管袋脱水技术,然而,这两类技术脱水后得到的脱水清淤底泥的含水率仍然高达50~70%,仍然需要进一步降低其含水率,才能有利于实现清淤底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另外,现有干化方法主要有自然堆积风干法和辅助加热烘干法,但这两种方法均存在明显缺陷:自然堆积风干法,所需时间长达数月乃至数年,堆场土地被长期占用,导致疏浚工程占地压力较大,严重影响大规模疏浚工程的开展,同时其渗流出的污水污染严重,处理成本极高,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辅助加热烘干法,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成本高昂。因此,如何获得一种干化速度快、干化效果好的脱水清淤底泥的低成本干化技术,对于实现脱水清淤定的减量化、资源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具有重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干化速度快、干化效果好的脱水清淤底泥的低成本干化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脱水清淤底泥的低成本干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脱水清淤底泥压制成型,得到黏土砖砖坯;
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黏土砖砖坯固定在网状稳定盒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理工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74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