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岩沥青掺配比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9725.8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0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潘艳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42 | 分类号: | G01N33/42;G01N11/12;G01N2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肖云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沥青 配比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岩沥青掺配比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提纯后的天然岩沥青按不同比例与基质沥青混合,得到一系列胶结料;S2.将胶结料在初始或老化的条件下进行针入度和软化点试验,得到针入度和软化点数据;S3.根据步骤S2的针入度和软化点数据,计算粘弹性参数|G*|和δ;S4.根据粘弹性参数计算|G*|/sin(δ)=1.0kPa时对应的温度,建立天然岩沥青含量与PG最高温度的线性方程。本发明避免使用昂贵的仪器就能实现基于路面性能确定岩沥青掺配比例,对于路面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岩沥青掺配比例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陆地南北纬度跨越50°,东西经度跨越70°,年平均气温最大可以相差近30℃。虽然《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列出了七个沥青针入度等级(30#~160#),实际市场供应的沥青只有两种:90#(适用于东北和西北地区)和70#(适用于其他地区)。从沥青和路面的性能来讲,显然这种状况是不合理的,因为沥青和混合料的性能与温度有关。
已有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指出:沥青和混合料的性能与针入度和软化点密切相关。随着岩沥青掺量的增加,针入度降低,软化点升高,沥青胶结料高温性能以及与集料颗粒表面的粘结性都会得到改善。可以通过不同的岩沥青掺量将沥青针入度等级范围加密或调整针入度等级,例如70#沥青的针入度范围60~80(0.1mm),以满足不同的路面温度和交通量对沥青胶结料的使用要求。然而,目前为止针入度等级与路面性能(车辙、疲劳裂缝和温度裂缝等)间并没有值得信赖的定量关系,这就给基于性能的岩沥青掺量的确定带来了困难。
美国SHRP研究计划的重要成果Superpave建立了基于路面性能的沥青胶结料分级体系,由PGx-y表示。其中,x为沥青所能承受的最高路面温度,如64℃、70℃、76℃、82℃等,如果选择适宜的沥青,在这样的温度下路面产生车辙的风险会降低;y为沥青所能承受的最低路面温度,如-10℃、-16℃、-22℃等,在这样的温度下路面产生低温裂缝的风险也会降低。交通量大()或车速慢还需要提高一个高温等级。然而,沥青胶结料PG分级体系依赖于动力剪切流变仪(DSR)等比较贵重的仪器设备,以及比较高素质的试验人员操作和分析数据,这对于大多数工地试验室或工程实验室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急需开发一种不需要经过动力剪切流变仪(DSR)就能够确定岩沥青的掺配比例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岩沥青掺配比例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岩沥青掺配比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提纯后的天然岩沥青按不同比例与基质沥青混合,得到一系列胶结料;
S2.将胶结料在初始或老化的条件下进行针入度和软化点试验,得到针入度和软化点数据;
S3.根据步骤S2的针入度和软化点数据,计算粘弹性参数|G*|和δ;
所述|G*|是指复数剪切模量;
所述δ是指相位角;
S4.根据粘弹性参数计算|G*|/sin(δ)=1.0kPa时对应的最高温度,建立天然岩沥青含量与PG最高温度的线性方程,根据所述线性方程确定岩沥青掺配比例。
现有的方案中,对于常规的PG分级是基于试验得到不同温度对应的沥青粘弹性参数(|G*|和δ),再由|G*|/sin(δ)=1.0kPa确定沥青的高温等级。由于我国只有少数大学或科研机构拥有实测沥青胶结料粘弹性参数的能力,几乎所有的工地实验室都没有相应的昂贵设备和能力。因此经过试验的方案不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97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堂菜品留样信息采集和安全管理系统和装置
- 下一篇:可移动充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