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系统控制变量泵流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9790.0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5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谷文平;李新献;邹韬;王海江;刘忠饶;王良伟;梁兆环;林云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042 | 分类号: | F15B11/042 |
代理公司: | 广州慧宇中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3 | 代理人: | 刘各慧 |
地址: | 543003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系统 控制变量 流量 方法 | ||
一种液压系统控制变量泵流量的方法,包括主油路和流量控制系统,主油路包括小流量信号油口和大流量信号油口,大流量信号油口的压力大于小流量信号油口;流量控制系统包括梭阀、减压阀、液动换向阀、变量液压泵和油箱;梭阀的一输入端连接小流量信号油口,梭阀的另一输入端连接大流量信号油口,梭阀的输出端连接减压阀的输入端,减压阀的输出端连接液动换向阀的信号油口,液动换向阀的输入端连接油箱,液动换向阀的输出端连接变量换向泵的信号油口,变量换向泵的输入端与油箱连接,变量换向泵的输出端与主油路输入油口连接;本发明符合不同动作之间所需流量相差较大的使用需求,也不会出现多于流量溢流发热的情况;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系统控制变量泵流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起重机作业效率要求的提高,要求油泵能提供足够的流量满足系统需求;但是,当起重机某一个动作所需流量比其他动作所需流量大很多时,用定量泵系统时小流量动作会因为流量剩余而溢流产生很大的发热,不能满足设计和使用需求;虽然使用负载敏感变量系统时,油泵输出只与该动作所需流量的多路阀开口有关,不会有多余流量溢流发热,这样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但是,使用负载敏感变量系统存在系统控制复杂和元件成本高的问题。
对于一些伸缩式的起重机的伸缩动作,起重机进行的伸缩动作前后所需液压流量相差较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成本不高,同时符合不同动作之间所需流量相差较大的使用需求的液压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系统控制变量泵流量的方法,利用本发明的方案,符合不同动作之间所需流量相差较大的使用需求,也不会出现多于流量溢流发热的情况;成本较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系统控制变量泵流量的方法,包括主油路和流量控制系统,主油路包括小流量信号油口、大流量信号油口和主油路输入油口,大流量信号油口的压力大于小流量信号油口。
流量控制系统包括梭阀、减压阀、液动换向阀、变量液压泵和油箱;梭阀的一输入端连接小流量信号油口,梭阀的另一输入端连接大流量信号油口,梭阀的输出端连接减压阀的输入端,减压阀的输出端连接液动换向阀的信号油口,液动换向阀的输入端连接油箱,液动换向阀的输出端连接变量换向泵的信号油口,变量换向泵的输入端与油箱连接,变量换向泵的输出端与主油路输入油口连接。
当小流量信号油口输出液压油时,小流量信号油口的油压不足以使得液动换向阀变向;当大流量信号油口输出液压油时,大流量信号油口的液压油经过减压阀处理后,使得液动换向阀换向。
所述液压系统控制变量泵流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当小流量信号油口输出液压油时,小流量信号油口的油压不足以使得液动换向阀变向,此时变量液压泵将变排量的液压油卸掉。
(2)当大流量信号油口输出液压油时,大流量信号油口的液压油经过减压阀处理后,使得液动换向阀换向。
(3)液动换向阀的液压油作为信号油输送到变量液压泵中,此时变量液压泵进行变排量输出液压油。
上述方法,当小流量信号油口输出液压油时,小流量信号油口的油压不足以使得液动换向阀变向,此时变量液压泵将变排量的液压油卸掉;当大流量信号油口输出液压油时,大流量信号油口的液压油经过减压阀处理后,使得液动换向阀换向,进而通过液动换向阀的液压油作为信号油输送到变量液压泵中,此时变量液压泵进行变排量输出液压油,从而实现变量液压泵根据液压系统负载的主油路的所需液压流量大小自动切换液压变量泵的流量大小输送到主油路的输入油口,既满足了主油路进行大流量动作的需求,又不会使主油路进行小流量动作时系统产生溢流发热,相比于使用负载敏感变量系统,降低了成本以及简化了液压系统的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液动换向阀为二位二通液动换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97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