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制备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51335.4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8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廖度君;刘文早;李应剑;王梓舟;贾龙;宋馨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住光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029 | 分类号: | C03B37/029;C03B37/025;C03C25/104;C03C25/66 |
代理公司: | 西安正华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1 | 代理人: | 陈选中 |
地址: | 6117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制备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光纤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将预制玻璃棒拉丝形成裸光纤,并在裸光纤上进行均匀涂覆以得到光纤的拉丝单元;
用于降低、消除光纤内部缺陷,并降低单模光纤氢损的氘处理单元;
基于光纤速度差和光纤受力,进行光纤选择的筛选单元;
用于光纤性能检测和确认的测试单元;
所述拉丝单元包括加热炉;所述加热炉中部设置有底部呈锥形状的用于加热预制玻璃棒的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材质为石墨,且在材质为石墨的加热腔的腔壁上缠绕若干圈感应线圈;所述加热腔的顶部与用于注入氩气的第一进气管连通;所述加热炉的腔壁上设置有用于隔热降温的隔热层,隔热层内注入用于热交换的流动水;
所述加热炉下方出口与换料控制腔连通,换料控制腔中部设置与加热腔尖端连通的第一钢管,第一钢管下方与第二钢管连通,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之间通过连接件活动相连,且在换料控制腔的出口端的第二钢管上焊接限位环;所述换料控制腔的一侧开设控制门,在预制玻璃棒更换时,采用保护盖将第一钢管下方出口封堵,用于与加热腔隔绝,保持加热腔内温度,避免加热腔气体外漏;
所述换料控制腔的下半腔体容置于净化腔内,位于净化腔内的第二钢管上安装第一测径仪;所述净化腔的一侧底部设置过滤器,过滤器与外部送风机连通;所述净化腔对立侧的顶端通过管道与抽风机连通;
所述净化腔的下方设置冷却室,冷却室上部腔体容置于净化腔内;所述净化腔包括开设于中部的传导腔,第二钢管贯穿于传导腔;所述传导腔的两侧对称开设冷却腔,两个所述冷却腔内均注入用于与传导腔热交换的流动水;所述传导腔的顶部与用于导入氦气的第二进气管连通;
所述冷却室下方的第二钢管上设置涂覆腔;所述涂覆腔通过管道与加热室连通;所述加热室内包括用于集中供料的加热桶,加热室的顶壁上安装加热器,加热室的顶部安装引风机,引风机用于将外部空气导入加热器加热,并用于加热加热桶;
所述涂覆腔的下方设置固化腔,所述固化腔内间隔分布第一紫外光、第二紫外光、第三紫外光和第四紫外光;所述第一紫外光和第二紫外光之间的间距为750mm,第二紫外光和第三紫外光之间的间距为500mm,第三紫外光和第四紫外光之间的间距为300mm;
所述固化腔下方的第二钢管上安装第二测径仪,所述第二钢管出口端的光纤通过牵引轮导出,并基于收线轮收集;
所述筛选单元包括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之间的下方安装滑轮;所述光纤依次缠绕于第一主动轮、滑轮和第二主动轮上,且在滑轮上安装有用于测试光纤张力的力传感器;所述第一主动轮的转速小于第二主动轮的转速;所述第一主动轮的转轴与伺服发电机转动相连,伺服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并与电网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腔壁的材质为钢;加热炉腔壁的内侧设置隔热腔,隔热腔的一侧底部开设注水口,其对立侧的顶部开设排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管的长度为2-2.5m,第二钢管的直径为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桶通过水泵将涂覆料导入涂覆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的送风机的送风压强为200kPa,引风机的抽风压强为150k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住光纤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住光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133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