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2386.9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0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W72/02;H04W72/04;H04W74/08;H04W88/06;H04W8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通信 中的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UE首先发送第一无线信号;然后发送第二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由第一序列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被用于确定第一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时间间隔是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者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发送者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占用第一无线资源,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是J个备选无线资源中的一个无线资源,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被用于在所述J个备选无线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本发明为具有不同时延的UE配置不同的无线资源,增大非授予上行传输成功的概率,提高系统容量。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780065843.1、发明名称为“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案,特别是涉及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元化,不同的应用场景对系统提出了不同的性能要求。为了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不同的性能需求,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RAN(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72次全会上决定对新空口技术(NR,New Radio)进行研究。
在现有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比如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时演进),上下行的数据传输都是基于中心调度的,即每一个基站到用户设备(UE)的下行传输所占用的无线资源和调制编码方式都是由基站分配的,每一个用户设备到基站的上行传输所占用的无线资源和调制编码方式也是由基站事先分配的,这些上下行的调度信息承载在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中。这种通过中心(基站)分配资源的上下行传输方式可以统称为基于授予(Grant-based)的上下行传输。
在下一代无线蜂窝网络中(比如5G NR,LTE的进一步演进,NB-IoT(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理网)的进一步演进),仅仅支持基于授予的数据传输无法满足越来越多样化的应用需求。特别是对于上行传输,在对低延时或者对容量有很高要求的场景中,比如URLLC(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超可靠超低延时通信)对延时要求非常严格,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大规模机器类通信)或NB-IoT或eMTC(enhance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的应用场景对系统容量要求很高,基于授予的方式由于调度延时与传输发起的头开销的限制无法满足场景的需求。因此,与基于授予的方式相对的,上行的传输可以通过一种非授予(Grant-free)的方式完成。非授予的上行传输不需要在开始上行传输之前由基站动态地分配传输所占用的无线资源和/或调制编码方式,因而可以降低传输时和发起传输所需的头开销。
发明内容
在非授予的上行传输的过程中,由于缺乏集中的动态调度与资源协调,有可能发生碰撞。当非授予的上行传输中也包括前导(Preamble)传输的时候,前导的传输也有可能发生碰撞。但是由于前导一般由互相之间具有很低相关性的序列生成,即使发生碰撞,但只要前导到达接收端的时间不同,接收机还是可以区分出来自于不同的用户设备的前导的传输,这个时候如果相关联的非授予的数据的传输仍然碰撞,就有可能会导致最终的上行发送无法成功被接收与解码。
另一方面,即使非授予的上行传输中不包括前导传输,但是存在多个接收端的时候(比如多个TRP),也有可能会出现上行传输被非目标接收者接收到的情况,造成链路性能下降或者虚警,同时还有可能增加接收机的复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23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