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粪尿冲洗水三项源分离便器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2554.4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4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燕;曹汉鹏;史世强;张紫阳;刘建伟;谭朝洪;陈韬;郝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D11/02 | 分类号: | E03D11/02;E03D11/04;E03D11/13;E03D9/00;C02F3/30;C02F9/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专利中心 11215 | 代理人: | 刘光德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洗 水三项源 分离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粪污、尿液、冲洗水三项源分离、利于后端的污水处理及资源回收利用的粪尿冲洗水三项源分离便器,其包括便器主体结构,便器中部的凸起及隔板将便器分隔成小便区和大便区,所述小便区底部设置有小便及冲洗水收集管;所述小便区前端安装有冲洗水喷口,所述大便区底部设置有大便及冲洗水收集管,所述大便区后端安装有冲洗水喷口。本发明所述粪尿冲洗水源分离便器,分离效果好,能够满足后端污水处理及粪污资源化要求;适用于供排水条件困难、地理位置偏僻的厕所;分离关键部位结构简单,易于更换维护;便器粪污分离、冲洗均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无需使用者手动操作,使用方便易接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临时厕所便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回收利用意识的不断加强,具有极高利用价值的粪便与可循环使用的厕所污水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重点之一。传统厕所粪污混杂,难以收集利用,已不能满足当前使用需求。源分离正是在这种条件下被提出的,即在便器源头将粪便、尿液、冲洗水等分离,各废物分别处置;解决后端分离难、处理效果差、资源回收效率低的问题,达到收集利用的目的。另一方面,一些厕所由于应用场景特殊使得施工条件差、运行管理难以采用一贯的厕所方案,往往不能满足其供排水条件,厕所排泄废物也不能确保按时清运。对于这种情形,需要在厕所内设置一套完整的污水处理回用系统来保障厕所的用水要求。而能够将冲洗水与粪尿分离的源分离便器是实现冲洗水有效回用的重要环节和前提条件。
针对粪尿源分离已形成一些技术,但目前缺乏针对粪尿冲洗水三项源分离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设计是为了解决上述实际应用问题,实现粪污、尿液、冲洗水三项源分离功能,利于后端的污水处理及资源回收利用。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粪尿冲洗水三项源分离便器,包括便器主体结构,便器中部的凸起及隔板将便器分隔成小便区和大便区,所述小便区底部设置有小便及冲洗水收集管。所述小便区前端安装有冲洗水喷口,所述大便区底部设置有大便及冲洗水收集管,所述大便区后端安装有冲洗水喷口。
进一步地,所述冲洗水喷口与便器智能控制系统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小便区收集管下端设置有电动截止阀,所述电动截止阀与便器智能控制系统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小便区电动截止阀上方设置有冲洗水收集管,所述电动截止阀下方连接尿液收集管,所述尿液收集管与尿液收集池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大便区收集管设置有挡板,挡板与固定在挡板槽中的电动伸缩杆相连,所述电动伸缩杆与便器智能控制系统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上方设置有冲洗水收集管,所述挡板下方连接粪便收集管,所述粪便收集管与粪便收集池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尿液收集池与粪便收集池可替换为尿液与粪便处理设备,使废物得以原位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小便区冲洗水收集管与大便区冲洗水收集管相连,合并成总冲洗水收集管,所述总冲洗水收集管可与市政排水管道相连接或与污水处理设备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便器一侧墙面或隔板设置两个红外感应装置,所述红外感应装置一个设置在小便区前端对应的墙面或隔板的位置,另一个设置在大便区中部对应的墙面或隔板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红外感应装置与便器智能控制系统相连接。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粪尿冲洗水源分离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当红外感应装置未感应到有人使用时,冲洗装置不启动,小便区收集管的电动截止阀与大便区收集管的挡板均关闭。
当小便区红外感应装置感应到有人使用且大便区红外感应装置未感应到有人使用时,小便区收集管的电动截止阀打开,尿液通过尿液收集管流入尿液收集池。大便区电动伸缩杆不启动,挡板仍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25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