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岸植被恢复用防水土流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54283.6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8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水生龙;黄宛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新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3/14;E03F3/04;E03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李宇翔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岸 植被 恢复 水土流失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岸植被恢复用防水土流失装置,包括辅助排水池、护坡挡块和减冲腔室,辅助排水池设于河岸上部,可以通过第二排水管将河岸上部的水体直接排入河道中,并且当第二排水管排水量不足时,还可以通过电磁阀控制第一排水管进行辅助排水,护坡挡块设于护坡表面上,起到减缓雨水在护坡表面上的流动速度的作用,提高了护坡对于高流速的水流冲刷抵抗能力,水面以下且靠近河岸底部设有减冲腔室,减冲腔室具有横截面为直角梯形且一侧开口的腔体结构,减冲腔室内部设有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使得水流能够被引导进入到减冲腔室内,再通过第二导流板对其减冲,消耗了水流的能量,并且利用产生的弹性势能来改变河水流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被恢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岸植被恢复用防水土流失装置。
背景技术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但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地表的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速等外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主力遭到的毁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面腐蚀及水的损失;
目前应对水土流失采取的措施是大多仅在河岸上直接移栽树苗进行土壤加固,避免水土流失,但是树苗的根系不够发达,无法在短时间伸入土壤足够的深度,导致移栽前期较长一段时间内,水土流失情况无法得到明显改善,并且由于树苗根系四散于地表附近土壤,主根生长缓慢,易造成树苗倒伏,成活率低,而大型树木移栽困难,成本高,成活率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河岸植被恢复用防水土流失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岸植被恢复用防水土流失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岸植被恢复用防水土流失装置,包括辅助排水池,辅助排水池设于河岸上部,辅助排水池的下底面连通有第一排水管的一端,辅助排水池的侧面连通有第二排水管的一端,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排水主管连通,一种河岸植被恢复用防水土流失装置,还包括护坡挡块,护坡挡块设于护坡表面上,相邻两个护坡挡块沿护坡表面倾斜向下连接有缓冲块,护坡表面的下方靠近水面处设有挡护件,水面以下且靠近河岸底部设有减冲腔室,减冲腔室具有横截面为直角梯形且一侧开口的腔体结构,减冲腔室内部设有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第一导流板前后端通过连接杆与减冲腔室前后端固定连接,第一导流板两侧折弯设置,第二导流板背面设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的上固定板与第二导流板的背面固定连接,缓冲组件的下固定板与减冲腔室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导流板的正面设有导流柱,第二导流板表面开设有透水孔,透水孔贯穿第二导流板。
本案通过设计减冲腔室的方式来避免河岸底部因受河道内水流影响而导致的护坡底部水土流失的问题,并且第一导流板两侧折弯设置,使得水流能够被引导进入到减冲腔室内,再通过第二导流板对其减冲,消耗了水流的能量,并且利用产生的弹性势能来改变河水流向,第二导流板背面设有缓冲组件,据此可以使第二导流板能够应对不同冲击力的河水的冲击,进而降低护坡之间水体的流速,也促进水体向河道中部流动,有利于增加河道中部水流流速,进而提高河道底部的冲刷效果,避免河道内部积淤。
第一排水管内部设有电磁阀,第二排水管与辅助排水池的连接处设有橡胶块,橡胶块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弹簧的一端部,第一弹簧的另一端部与第二排水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在暴雨天气下,辅助排水池可以对河岸上部的水体进行收集,并且当辅助排水池的水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通过第二排水管将河岸上部的水体排入到排水主管中,排水主管直接与河道接触的减冲腔室连通,进而实现将河岸上部的水体排入到河道中,并且在排出的过程中利用水流来冲刷减冲腔室,将其内部的沉积物冲刷排出,避免减冲腔室内部的沉积物堆积,在当第二排水管排水量不足的时候,还可以通过电磁阀控制第一排水管进行辅助排水,辅助排水池的设计有效地避免了水体冲刷护坡造成水土流失以及护坡上的部件松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新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新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42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