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高铁站台的双机头移动安全门自动锁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54450.7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9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戚建淮;张伟生;刘建辉;唐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永达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08 | 分类号: | E05B65/08;E05B47/04;E05B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站台 双机 移动 安全门 自动 | ||
1.一种用于高铁站台的双机头移动安全门自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锁头,所述第一锁头安装在相对滑动的两扇门中的一扇门的边缘,包括第一电磁铁、第一连杆机构、第一半圆柱锁芯以及第一滑动轴承套,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一滑动轴承套相对于门体固定,所述第一电磁铁上设置有用于提供回复力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半圆柱锁芯嵌装于所述第一滑动轴承套并可相对第一滑动轴承套的内壁转动,且所述第一半圆柱锁芯上设有第一锁合平面;以及
第二锁头,所述第二锁头安装在相对滑动的两扇门中的另一扇门的边缘并与所述第一锁头配合,包括第二电磁铁、第二连杆机构、第二半圆柱锁芯以及第二滑动轴承套,所述第二电磁铁和第二滑动轴承套相对于门体固定,所述第二电磁铁上设置有用于提供回复力的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半圆柱锁芯嵌装于第二滑动轴承套并可相对第二滑动轴承套的内壁转动,所述第二半圆柱锁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锁合平面抵接配合的第二锁合平面;
在待开合的两扇门相对靠近时,安装在门体上的第一滑动轴承套与第二滑动轴承套在门体的带动下相对靠近,第一半圆柱锁芯在第一滑动轴承套的带动下、第二半圆柱锁芯在第二滑动轴承套的带动下顺时针转动并相对靠近,第一连杆机构在第一半圆柱锁芯的带动下展开并拉动第一复位弹簧压缩,第二连杆机构在第二半圆柱锁芯的带动下展开并拉动第二复位弹簧压缩;
当第一半圆柱锁芯和第二半圆柱锁芯相对滑动至第一锁合平面与第二锁合平面贴合时,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复位,并分别带动第一连杆机构和第二连杆机构折叠变形,第一半圆柱锁芯与第二半圆柱锁芯分别在第一连杆机构和第二连杆机构的带动下逆时针转动,使第一锁合平面与第二锁合平面分别与水平面形成夹角,以锁止第一锁头和第二锁头;
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通电时,第一复位弹簧与第二复位弹簧压缩,并分别带动第一连杆机构和第二连杆机构展开,第一半圆柱锁芯和第二半圆柱锁芯顺时针转动至第一锁合平面、第二锁合平面分别与水平面平行,以使自动锁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铁站台的双机头移动安全门自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头还包括锁盒,锁盒上于临近门体边缘的部位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固定连接有插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铁站台的双机头移动安全门自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向锁盒内腔折弯并形成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底部设有导向平面,所述插接部的末端固定设置有瓦片状限位套,所述第一滑动轴承套嵌装于所述限位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高铁站台的双机头移动安全门自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的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动轴承套限位配合的凸起,以限定第一滑动轴承套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高铁站台的双机头移动安全门自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上背向所述开口的一侧具有弧形折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高铁站台的双机头移动安全门自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的环侧面上开设有弧形导槽,所述锁盒上开设有对应所述弧形导槽的限位孔,第一滑动轴承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所述弧形导槽以及限位孔共同构成导向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高铁站台的双机头移动安全门自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柱锁芯的环侧面固定有旋臂,所述旋臂依序穿设所述通孔、弧形导槽和以及限位孔,且旋臂的末端位于锁盒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高铁站台的双机头移动安全门自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铁收容于所述锁盒的内腔并与锁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铁上临近所述开口的一端设有动铁芯,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动铁芯,且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动铁芯固定连接,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电磁铁的端面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永达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永达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44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