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复药剂注入装置及注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6292.9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7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盖益民;甄胜利;齐长青;郑中华;郭智;丁仕文;倪哲;王洋;杨庆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林聪源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药剂 注入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药剂注入装置,包括:套管、注液管和阻隔塞;注液管置于套管内,注液管的底部和沿轴向间隔预设距离处套设有用于封闭套管和注液管之间空隙的阻隔塞;注液管在两个阻隔塞之间的管段上设有花眼,套管沿轴向间隔预设距离处设有孔洞组,套管上套设有用于盖住孔洞组的皮套。本发明可将污染土壤从空间上划分区域,在不同区域注入不同浓度、剂量和种类的修复药剂,精准的进行土壤修复;土壤修复后进行修复效果评估,如果检测数值不达标,可以再次将注液管放置到不达标区域,仅在不达标区域注入对应的修复药剂,而不需要整体区域注入药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修复药剂注入装置及注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环保领域,污染土壤修复常采用将修复药剂注入污染土壤,发生化学反应来进行修复。由于土壤污染范围是水平和竖直方向均为不规则形状,同时不同深度、水平位置的土壤污染程度和主要污染因子也不一样,在修复土壤过程中,可以说每一个空间区域需要注入药剂量、药剂种类和药剂浓度都不同,而现有的药剂注入技术无法做到每个点都注入不同种类、不同浓度、不同剂量的修复药剂。
土壤修复后如果某个空间区域的修复目标没有完成,某种污染因子的检测指标没有达到规范设计要求,则需要重新钻孔下管注入药剂,而且药剂会对已经修复达标的区域造成再次污染;例如土壤偏酸性,需要采取注入碱液的工艺来进行酸性调整,整片区域都注入碱液会造成已经达到中性的土壤偏碱性,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修复药剂注入装置及注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药剂注入装置,包括:套管、注液管和阻隔塞;
所述注液管置于所述套管内,所述注液管的底部和沿轴向间隔预设距离处套设有用于封闭所述套管和所述注液管之间空隙的阻隔塞;
所述注液管在两个所述阻隔塞之间的管段上设有花眼,所述套管沿轴向间隔预设距离处设有孔洞组,所述套管上套设有用于盖住所述孔洞组的皮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液管与所述套管同轴设置,两个所述阻隔塞间隔0.8m~1.2m布设,上下相邻两个所述孔洞组间隔0.8m~1.2m布设。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阻隔塞间隔1m布设,上下相邻两个所述孔洞组间隔1m布设。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孔洞组包括均布在同一水平截面上的多个孔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同一水平截面上的孔洞设置4个,相邻孔洞之间的夹角为90度。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修复药剂注入方法,包括:
分析土壤的污染程度以及污染因子;
基于分析结果设计不同土壤区域所需的不同浓度、剂量和种类的修复药剂;
在污染土壤内按预设的位置打入固定式的套管,将注液管伸入至待处理土壤区域所处的深度;将该待处理土壤区域的修复药剂通过注液管持续进入套管、注液管和上下阻隔塞之间的空隙,当药剂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挤开套管外侧的皮套,从孔洞向四周扩散;
停止注入修复药剂后,套管和注液管之间的空隙压力降低至预设值内,皮套又自动箍住孔洞,修复药剂不再通过孔洞向四周扩散;
完成该待处理土壤区域的修复;
在套管内移动注液管至另一待处理土壤区域所处的深度,重复上述操作,完成另一待处理土壤区域的修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62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